[发明专利]表达载体在棉花的次生壁发育期特异表达GhPSY2基因生产棕黄色纤维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39687.X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1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肖月华;欧阳许芬;姚丹;王川南;王毅;罗明;裴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N15/29;A01H5/00;A01H6/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4007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达 载体 棉花 次生 发育期 特异 ghpsy2 基因 生产 棕黄 纤维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表达载体在棉花的次生壁发育期特异表达GhPSY2基因生产棕黄色纤维中的应用,涉及棉花育种技术领域,将所述GhPSY2基因的序列和启动子Fbl2A的序列插入载体pLGN中得到表达载体。Fbl2A‑GhPSY2转基因棉花在棉花的次生壁发育期特异性表达GhPSY2基因,使得成熟纤维呈现棕黄色,且成熟纤维中类胡萝卜素水平显著升高。这些结果表明,通过在棉花中导入Fbl2A‑GhPSY2转基因可以促进GhPSY2基因在纤维中表达,提高成熟纤维类胡萝卜素水平,使成熟纤维着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花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表达载体在棉花的次生壁发育期特异表达GhPSY2基因生产棕黄色纤维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彩色棉又称有色棉,是能在纤维发育过程中合成和沉积天然色素,从而使成熟棉纤维带有天然色彩的棉花。与常规白色棉和化学纤维相比,彩色棉纤维本身具有天然色泽,在纺织加工过程中不需要漂白、印染等化学处理,可以避免染料、有机溶剂、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残留物对纺织品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降低纺织业的能耗水耗,节约纺织加工的成本。彩色棉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在天然棉花材料中,目前只有绿色和棕色棉可用于现代纺织。拓展成熟纤维的呈色色素和色彩范围,将有力促进彩色棉在纺织行业的推广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表达载体在棉花的次生壁发育期特异表达 GhPSY2基因生产棕黄色纤维中的应用,将表达载体转化到棉花植株中,在棉花的次生壁发育期特异性表达GhPSY2基因,使得棉花成熟纤维呈现棕黄色,而且成熟纤维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
本发明提供了表达载体在棉花的次生壁发育期特异表达GhPSY2基因生产棕黄色纤维中的应用;
将所述GhPSY2基因的序列和启动子Fbl2A的序列插入载体pLGN中得到表达载体。
优选的,所述GhPSY2基因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优选的,所述启动子Fbl2A具有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优选的,所述载体pLGN的构建方法包括:将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 T-DNA区段替换为了组成型的2×35S启动子控制的报告基因GUS和标记基因NPTII的融合基因表达盒,以及另一个由35S-P控制的表达盒。
优选的,所述载体pLGN具有SEQ ID No.1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优选的,将所述载体pLGN经HindⅢ和EcoRⅠ双酶切,得到酶切载体,将所述启动子Fbl2A的序列经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得到酶切启动子,将所述GhPSY2基因的序列经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得到酶切序列,将所述酶切启动子和酶切序列插入到酶切载体中,得到表达载体。
本发明提供了表达载体在棉花的次生壁发育期特异表达GhPSY2基因生产棕黄色纤维中的应用,将表达载体转化到棉花植株中,在棉花的次生壁发育期特异性表达GhPSY2基因,使得棉花成熟纤维呈现棕黄色,而且成熟纤维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Fbl2A-GhPSY2的表达载体T-DNA区的基因结构图,其中,2 ×35S-P,串联两个增强子的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GhPSY2,棉花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GUS:NPTII,β-葡萄糖酸苷酶与新霉素磷酸转移酶融合基因;Nos-T,农杆菌冠瘿碱合成酶基因终止子;Fbl2A,棉花纤维次生壁合成期特异启动子;
图2为纤维特异表达载体Fbl2A-GhPSY2的构建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96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