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状态的通知方法及电池状态通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1642.6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6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谢秉叡;洪俊睿;陈育瑞;庄博宇;林振羣;刘得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韩宏;夏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状态 行动装置 用户端 云端服务器 充电装置 通知系统 识别码 电池 用户识别码 充电进度 充电电量 电池充电 电池设置 时间发送 销售 传送 | ||
一种电池状态通知方法,由一电池状态通知系统执行,该电池状态通知系统包含一云端服务器、一销售端行动装置、一用户端行动装置,及一充电装置,该销售端行动装置取得该用户端行动装置对应的一用户识别码,及一电池对应的一电池识别码,并将该用户识别码与该电池识别码传送至该云端服务器,当该电池设置于该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对该电池充电,该云端服务器每隔一预定时间发送一充电进度到该用户端识别码对应的该用户端行动装置,该充电进度相关于该电池当前的充电电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动车辆,特别是指一种电动车辆的电力装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辆开发领域中,为因应环保发展,以电池作为动力转换来源的电动车辆取代传统的内燃机车辆,而达到零排放污染是目前的主要发展目标,其中,又以电池相关技术为主要的研究重点。
一般而言,现有的电动车辆电池的充电方式,主要是由电动车用户通过设置于经销商处的充电设备执行充电,待充电完成后或达到需求电量再继续使用电动车,但电动车电池的储电量极高,从无到有的充电过程耗时甚巨,以现有的充电技术而言,将电量充到80%约费时2小时,若需完全充满电量,则需费时约3~4小时,若使用者欲利用等待充电时间处理其他事务,也无法得知充电进度及是否已完成充电,只能通过人为方式询问,进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现有的电池充电方式有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者无须通过人为询问,即可定时接收到电池充电进度的电池状态的通知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状态通知方法,由一电池状态通知系统执行,该电池状态通知系统包含一云端服务器、一销售端行动装置、一用户端行动装置,及一充电装置,该销售端行动装置、该用户端行动装置与该充电装置通过互联网与该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该方法包含一用户识别码取得的步骤、一电池识别码取得的步骤,及一发送充电进度的步骤。
该用户识别码取得的步骤是由该销售端行动装置取得该用户端行动装置对应的一用户识别码,该销售端行动装置并将该用户识别码传送至该云端服务器。
该电池识别码取得的步骤是由该销售端行动装置取得一电池对应的一电池识别码,该销售端行动装置并将该电池识别码传送至该云端服务器。
该发送充电进度的步骤是当该电池设置于该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开始对该电池充电,该云端服务器每隔一预定时间发送一充电进度到该用户识别码对应的该用户端行动装置,该充电进度相关于该电池当前的充电电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状态通知系统,其包含一云端服务器、一销售端行动装置、一用户端行动装置,及一充电装置。
该销售端行动装置、该用户端行动装置,与该充电装置通过互联网与该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
该销售端行动装置取得该用户端行动装置对应的一用户识别码,该销售端行动装置并将该用户识别码传送至该云端服务器。
该销售端行动装置取得一电池对应的一电池识别码,该销售端行动装置并将该电池识别码传送至该云端服务器。
当该电池设置于该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对该电池充电,该云端服务器每隔一预定时间发送一充电进度到该用户识别码对应的该用户端行动装置,该充电进度相关于该电池当前的充电电量。
本发明通过上述各方面实现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该云端服务器根据该充电装置对电池的充电状态,定时回传充电进度给该用户识别码所对应的该行动装置,可使电池用户确实掌握充电进度,并可依据需求自行决定是否取回电池。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在参照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方框图,说明本发明电池状态通知系统的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16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