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归测试的方法、装置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1711.3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1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蔡军;余军;徐理中;刘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归 测试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归测试的方法、装置和设备,涉及测试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原始代码经过更改后的代码;检测所述更改后的代码与所述原始代码中不同的待测代码,以及所述待测代码中变化的变量信息;根据所述变量信息,获取接口数据类型;根据所述接口数据类型,获取与所述接口数据类型相对应的第一测试用例;根据所述第一测试用例,进行第一回归测试。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更改后的代码与原始代码中不同的待测代码变化的变量信息,获取接口数据类型,并根据接口数据类型,获取第一测试用例,根据第一测试用例,可以进行补充回归测试,不仅可以降低认为分析带来的偏差,还能保证回归测试的全面性,提高回归测试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归测试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回归测试是贯穿在整个软件测试的各个阶段的一个重要测试活动,它的目的是检验已经被发现的缺陷有没有被正确的修改和修改过程中有没有引发新的缺陷。软件在测试或其他活动中发现的缺陷经过修改后,都要进行回归测试的验证。目前,汽车控制器研发领域软件确认测试回归策略基本有以下两种:全部回归,也就是把前期设计的所有测试用例,包括手动和自动的,全部跑一遍;部分回归,通过测试工程师分析软件需求或代码更改的影响,确定更改相互依赖关系,选择被影响的模块相应的测试用例,去执行一遍。第一种方法,测试很全面,缺点就是如果测试用例库很大,完整的测试会消耗相当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第二种方法,目前行业内基本靠开发或测试人员去分析软件变更的影响范围,有可能会漏掉一些没有被分析出的影响。
现在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建立测试用例和软件需求的双向跟踪矩阵,通过这种需求管理的方法识别更改涉及到的测试用例,但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是过于依赖软件需求,如果需求中没有提及更改的内容,就无法适用。
因此,亟需一种回归测试的方法、装置和设备,能够降低偏差,既能保证回归测试的全面性,还能提高回归测试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归测试的方法、装置和设备,用以解决回归测试人为分析偏差较大且消耗人力物力,或者易过于依赖软件需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归测试的方法,包括:
获取原始代码经过更改后的代码;
检测所述更改后的代码与所述原始代码中不同的待测代码,以及所述待测代码中变化的变量信息;
根据所述变量信息,获取接口数据类型;
根据所述接口数据类型,获取与所述接口数据类型相对应的第一测试用例;
根据所述第一测试用例,进行第一回归测试。
优选的,所述检测所述更改后的代码与所述原始代码中不同的待测代码,以及所述待测代码中变化的变量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更改后的代码与所述原始代码进行一致性校验;
在校验为不一致时,获取所述更改后的代码与所述原始代码不同的待测代码,以及所述待测代码中变化的变量信息。
优选的,在获取原始代码经过更改后的代码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关于软件需求点与原始测试用例的跟踪矩阵,获取所述原始代码的第一软件需求点和所述更改后的代码的第二软件需求点;
对所述第一软件需求点和所述第二软件需求点进行一致性校验;
在校验为不一致时,根据所述跟踪矩阵,获取所述第二软件需求点与所述第一软件需求点不同的需求点相对应的第二测试用例;
根据所述第二测试用例,进行第二回归测试。
优选的,所述变量信息包括:全局变量赋值和变量名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1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