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应用3D打印制造具有降低的内部应力的管道体的方法和具有降低的内部应力的管道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42060.X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2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蒂安·纳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防务和空间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23/00 | 分类号: | B29D23/00;B29C64/10;B22F3/105;B22F5/12;F16L9/02;F16L9/128;B33Y80/0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张春水 |
地址: | 德国陶***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应用 打印 制造 具有 降低 内部 应力 管道 方法 | ||
1.一种用于应用3D打印制造具有降低的内部应力的管道体的方法,其中所述管道体具有带有强化结构的外壁,其中所述强化结构沿着所述外壁的至少一部分延伸,其中所述方法(100)具有以下步骤:
a)借助3D打印机(30)来设定(101)用于3D打印的打印平面(38);
b)借助所述3D打印机来在所述打印平面(38)中打印(102)管道体层(20),其中所述管道体层具有外壁层(16)和强化结构层(18,19),其中所述强化结构层在所述打印平面中沿着所述外壁层的边缘(17)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强化结构层具有彼此间隔开的至少两个区段;
c)重复(103)步骤a)和b),以制造用于具有降低的内部应力的管道体(10)的带有强化结构(14)的外壁(12),所述管道体(10)是歧管,所述歧管具有在两个方向上弯曲的表面,
其中多个强化结构层形成强化结构,所述强化结构形成肋状的网络结构,所述网络结构是六边形的并且在所述外壁(12)上延伸,
其中所述外壁层和所述强化结构层是一体式的,并且
其中所述外壁层和所述强化结构形成不间断的、共用的、无接缝的管道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多个强化结构层形成强化结构,所述强化结构在所述管道体之外围绕所述外壁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具有以下子步骤:
b1)由金属打印(105)所述管道体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由钛打印所述管道体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具有以下子步骤:
b2)由塑料打印(107)所述管道体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由聚醚醚酮或聚醚酰亚胺打印所述管道体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具有以下子步骤:
c1)重复(106)步骤a)和步骤b),直到第一管道体层(21)与最后一个管道体层(23)具有50mm与1000mm之间的距离(1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具有以下子步骤:
c1)重复(106)步骤a)和步骤b),直到第一管道体层(21)与最后一个管道体层(23)具有300mm与800mm之间的距离(15)。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具有以下子步骤:
c1)重复(106)步骤a)和步骤b),直到第一管道体层(21)与最后一个管道体层(23)具有350mm与600mm之间的距离(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具有以下子步骤:
c1)重复(106)步骤a)和步骤b),直到第一管道体层(21)与最后一个管道体层(23)具有400mm的距离(15)。
11.一种管道体,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方法制造,其中所述管道体(10)具有:
-外壁(12),和
-强化结构(14),
其中所述强化结构(14)沿着所述外壁(12)的至少一部分延伸,
其中所述强化结构(14)由至少一个强化结构层(18,19)形成,并且所述外壁(12)由至少一个外壁层(16)形成,
其中所述强化结构层(18,19)沿着所述外壁层(16)的边缘延伸,
其中所述强化结构层(18,19)具有彼此间隔开的至少两个区段,
其中所述管道体(10)是歧管,所述歧管具有在两个方向上弯曲的表面,
其中多个强化结构层形成强化结构,所述强化结构形成肋状的网络结构,所述网络结构是六边形的并且在所述外壁(12)上延伸,
其中所述外壁层和所述强化结构层是一体式的,并且
其中所述外壁层和所述强化结构形成不间断的、共用的、无接缝的管道体层。
12.一种飞行器(40),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道体(10),和
-管道系统(42),
其中所述管道体(10)与所述管道系统(42)流体联通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防务和空间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空中客车防务和空间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20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