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基站开站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2097.2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3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赖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5 | 代理人: | 李丽颖;李田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测试模式 基站开站 计算机存储介质 性能参数确定 模拟处理 目标配置 业务数据 工作模式配置 工作模式切换 测试性能 常规模式 人力成本 人力资源 实体测试 外场 预设 后台 节约 配置 部署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基站开站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与基站的后台连接,并将所述基站的工作模式配置为预设的测试模式,以使所述基站在所述测试模式下进行业务数据模拟处理;根据所述基站在所述测试模式下进行业务数据模拟处理时的性能参数确定所述基站的目标配置参数;将所述基站的工作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并根据所述目标配置参数为所述基站进行开站配置。本发明无需搭建实体测试环境即可实现对基站的测试性能,基于得到的性能参数确定基站的开站参数并实现开站,可以节约外场技术以及人力资源,降低成本,有效提高了基站开站的效率,降低了大量部署基站的难度和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基站开站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通讯依托的基站也随之蓬勃发展,多样式以及多规模成为了必然,比如:家庭级样式,企业级规模等等。基站提供用户所需的各种业务功能,比如语音、短信、网络等。如此庞大数量的基站,各种不同环境的影响以及特定的业务需求,决定了基站定点开站工作的难易度。
传统技术基站开站时,需要外场技术人员携带测试设备,搭建基站网络测试环境,比如:构建设备核心网环境等,测试基站定点环境业务功能的影响因素:信号强弱等,以此判定定点基站当前的性能,而后通过设置基站web设置参数或者初始化HMS(HybridManagement System,混合网络管理系统)服务器下发基站参数实现基站小区建立,实现开站。但随着4g技术的成熟发展以及5g技术的提出,基站的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开站方式对外场工作效率是有影响的,为此,亟需一种能够高效实现基站开站的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实现基站开站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基站开站的方法,包括:
建立与基站的后台连接,并将所述基站的工作模式配置为预设的测试模式,以使所述基站在所述测试模式下进行业务数据模拟处理;
根据所述基站在所述测试模式下进行业务数据模拟处理时的性能参数确定所述基站的目标配置参数;
将所述基站的工作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并根据所述目标配置参数为所述基站进行开站配置。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配置参数为所述基站进行开站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配置的开站模式,以供所述基站按照所述开站模式获取所述目标配置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配置参数进行开站配置;其中,所述开站模式用于确定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目标配置参数的方式。
可选地,所述开站模式包括默认开站模式和自配置开站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配置参数为所述基站进行开站配置包括:
当所述开站模式为默认开站模式时,将所述目标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基站,以供所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目标配置参数进行开站配置;
当所述开站模式为自配置开站模式时,将所述目标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基站对应的初始化HMS服务器,以供所述基站从所述初始化HMS服务器获取所述目标配置参数进行开站配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基站的重启指令时,若当前所述基站在测试模式下,则将所述开站模式设置为默认开站模式。
可选地,所述将基站的工作模式配置为预设的测试模式,包括:
按照预设的测试参数对所述基站进行工作模式配置,并清除重启告警参数。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配置参数为所述基站进行开站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20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