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抗弯强度的铝合金型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2249.9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2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林河溪;王唯青;林荣川;王国强;黄岳智;胡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铝业(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1/04;B2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型材 铝合金粉末 高抗 质量百分比 制备 铝混合原料粉末 金属加工技术 烧结助剂粉末 粘性组合物 铝粉末 增塑剂 抗弯 烧制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抗弯强度的铝合金型材,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铝合金粉末:76~80%、含钛的烧结助剂粉末:14~20%、增塑剂:4~6%,所述铝合金粉末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铝粉末:95~95.2%、硅:1.1~1.5%、锰:0.7~0.9%、铁:0.1~0.5%、镁:0.3~0.7%、锌:0.4~0.6%、硼:0.5~0.7%。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抗弯强度的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制铝混合原料粉末、步骤B:制粘性组合物、步骤C:干燥、步骤D:烧制。本发明通过含有硅的铝合金粉末制造铝合金型材,能够提升铝铝合金型材的抗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抗弯强度的铝合金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型材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建筑,装修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铝合金型材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建筑,装修。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但是目前的铝合金型材抗弯强度较差。
因此,发明一种具有高抗弯强度的铝合金型材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抗弯强度的铝合金型材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铝合金型材抗弯强度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高抗弯强度的铝合金型材,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铝合金粉末:76~80%、含钛的烧结助剂粉末:14~20%、增塑剂:4~6%,所述铝合金粉末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铝粉末:95~95.2%、硅:1.1~1.5%、锰:0.7~0.9%、铁:0.1~0.5%、镁:0.3~0.7%、锌:0.4~0.6%、硼:0.5~0.7%。
可选的,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铝合金粉末:76%、含钛的烧结助剂粉末:20%、增塑剂:4%,所述铝合金粉末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铝粉末95%、硅:1.5%、锰:0.7%、铁:0.5%、镁:0.3%、锌:0.6%、硼:0.5%。
可选的,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铝合金粉末:78%、含钛的烧结助剂粉末:17%、增塑剂:5%,所述铝合金粉末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铝粉末95.1%、硅:1.3%、锰:0.8%、铁:0.3%、镁:0.5%、锌:0.5%、硼:0.6%。
可选的,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铝合金粉末:80%、含钛的烧结助剂粉末:14%、增塑剂:6%,所述铝合金粉末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铝粉末:95.2%、硅:1.1%、锰:0.9%、铁:0.1%、镁:0.7%、锌:0.4%、硼:0.7%
一种具有高抗弯强度的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制铝混合原料粉末:首先在铝基材中混合含钛的烧结助剂粉末制成铝混合原料粉末;
步骤B:制粘性组合物:在混合原料粉末中混合增塑剂制成粘性组合物;
步骤C:干燥:然后再将粘性组合物中混合有气泡的状态下使其干燥,制成烧结前成型体;
步骤D:烧制:最后在非氧化性气氛中,将上述烧结前成型体在550~650℃的温度区域进行加热烧成烧结体,此时具有高抗弯强度的铝合金型材制备完成。
可选的,所述步骤A中的增速剂为水溶性树脂粘合剂、水,以及包含多元醇、醚以及酯中的至少一种的增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铝业(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国际铝业(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22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