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门机的吊具防摇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2402.8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6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悦民;沈莹;陈自强;余智雄;童民慧;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澳傅旭海洋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6 | 分类号: | B66C13/06;B66C13/08;B66C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吊具防摇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门机的吊具防摇系统,该防摇系统安装在臂架(10)上,并连接回转吊具(9),所述的防摇系统包括升降钢丝绳(1)、升降滑架(2)、恒张力钢丝绳(3)、升降机构(4)、恒张力机构(5)、头部结构(6)、下部结构(7)及张紧滑轮(11),其中升降机构(4)及恒张力机构(5)安装于下部结构(7)并固定在臂架(10)的根部,张紧滑轮(11)安装于头部结构(6)并固定在臂架(10)头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性地采用了两套钢丝绳装置,升降钢丝绳及恒张力钢丝绳。恒张力钢丝绳可跟随吊具实现在臂架长度范围内任意位置的升降,使吊具的回转运动可以实现,并可保证货物的准确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门机的新型吊具防摇系统,可用于所有臂架型吊机的吊具稳定。
背景技术
臂架型门机是港口、造船厂进行吊装、安装作业的主要设备(图5),其吊具的起升通过四根钢丝绳实现,如图6所示,四根钢丝绳8通过定滑轮和改向滑轮缠绕到卷筒上,四根钢丝绳8下方悬挂回转吊具9。
由于四根起升钢丝绳8基本平行,因此当回转吊具9起升时,易在风载或者偏载作用下产生晃动。为使回转吊具保持稳定,现场操作时,采用在吊具上固定两根辅助钢丝绳,用人力拉紧辅助钢丝绳,使吊具稳定下来。
有的门机采用回转吊具(图7、8),以实现货物的转向,使之便于存储或者在专用运输设备上进行装卸,比如钢板。回转吊具的上架91与四根起升钢丝绳连接,以实现货物的起升。下部吊架94通过回转轴承93与上架91连接,在回转驱动机构92的驱动下实现回转。由于四根起升钢丝绳基本平行,因此当下部吊架带着货物回转时,上架91也跟随一起回转,上方的四根起升钢丝绳因此而绕在一起,使之相互之间产生磨损,造成钢丝绳的损坏。因此,操作人员必须在吊具上架上固定两根辅助钢丝绳,当下部吊架回转时,用以固定上架,使之不跟随转动。
由于固定钢丝绳必须通过人力操作,而操作人员位于起吊货物的两侧,因此安全问题始终是一个隐患。而且,港口及船厂设备的自动化无人装卸是一个趋势。因此吊具的无人化稳定技术就成为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门机的吊具防摇系统。可用于所有臂架型吊机的吊具稳定。
此项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针对吊具的机械防摇的理念,使此类吊机的无人化操作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门机的吊具防摇系统,该防摇系统安装在臂架上,并连接回转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摇系统包括升降钢丝绳、升降滑架、恒张力钢丝绳、升降机构、恒张力机构、头部结构、下部结构及张紧滑轮,其中升降机构及恒张力机构安装于下部结构并固定在臂架的根部,张紧滑轮安装于头部结构并固定在臂架头部,所述的升降钢丝绳从升降机构引出,穿过升降滑架后连接张紧滑轮,所述的恒张力钢丝绳从恒张力机构引出穿过升降滑架后连接回转吊具。
所述的升降滑架包括滑架结构,以及设置在滑架结构上的导出滑轮、托辊、上索节和下索节。
所述的上索节和下索节分别与升降钢丝绳两端连接,升降钢丝绳由升降机构驱动,牵引升降滑架沿着臂架行走。
所述的恒张力钢丝绳由恒张力机构驱动,并通过安装于升降滑架上的导出滑轮离开臂架与回转吊具连接。因此恒张力钢丝绳的导出点可跟随回转吊具的起升高度进行调整,使之能保证稳定的防摇性能。
所述的滑架结构呈三角架状,上索节和下索节上下设置在三角架的同一边的两个角上,导出滑轮设置在第三个角上,所述的托辊安装在三角架的一条边上,所述的升降钢丝绳穿过托辊连接至安装在头部结构上的张紧滑轮上,以解决升降钢丝绳由于升降机构与张紧滑轮之间的长距离而引起的下绕问题。
所述的升降机构和恒张力机构各自独立驱动,两者同时驱动;或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澳傅旭海洋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澳傅旭海洋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24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