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安全防护方法、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3117.8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6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20/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协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北环大道901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终端 密文信息 移动终端安全 存储介质 相关信息 支付平台 解密 防护 非对称加密 第三方 银行卡 被盗 公钥 私钥 发送 资金 安全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移动终端安全防护方法、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在进行支付操作时,根据一公钥对支付操作的相关信息进行非对称加密形成密文信息;将该密文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支付平台,以使该支付平台根据一私钥对该密文信息进行解密,并根据解密后的所述相关信息完成支付。本公开可以使得移动终端的支付变得更加安全,降低银行卡以及第三方资金等被盗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安全防护方法、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些年手机成为人们出行办公支付的主要物品,对于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也随之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用户在丢失手机的情况下,最担心的就是别人破解锁屏密码,进入到手机界面,利用短信验证码的方式对第三方支付软件进行改密,盗刷绑定银行卡的金额。另外,大多数的用户在支付的间隙很容易被黑客利用抓包技术,刷去第三方软件和绑定的银行卡的余额,还有因为点击手机上非法链接导致银行卡以及第三方资金被盗,所以手机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改善上述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安全防护方法、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安全防护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在进行支付操作时,根据一公钥对支付操作的相关信息进行非对称加密形成密文信息;
将该密文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支付平台,以使该支付平台根据一私钥对该密文信息进行解密,并根据解密后的所述相关信息完成支付。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支付操作的相关信息包括支付款和支付数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根据一公钥对支付操作的相关信息进行非对称加密形成密文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非对称加密算法以及所述公钥对支付操作的相关信息进行非对称加密形成密文信息。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非对称加密算法为RSA加密算法和椭圆曲线加密算法中任意一个。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公钥由所述移动终端从区块链网络中获取;其中,该区块链网络将所述支付平台和移动终端作为两节点。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移动终端启动进入UI界面系统时,接收一第一输入密码;
通过预设哈希加密算法计算所述第一输入密码的哈希值,将该哈希值与预存哈希值进行比对;
在该哈希值与预存哈希值一致时,进入所述UI界面系统。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移动终端在重新刷机时,接收一第二输入密码,在该第二输入密码正确时才可进入移动终端的系统。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入密码可通过非对称加密方法进行解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种移动终端安全防护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31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