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慢化效率高的中子捕获治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3309.9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8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钱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百源国际科技创新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核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系统 中子捕获 中央处理器 监测模块 检测模块 控制模块 显示模块 降温模块 紧急处理 散热模块 治疗 电性连接 医疗费用 输出端 输入端 癌细胞 杀死 辐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慢化效率高的中子捕获治疗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显示模块、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监测模块、降温模块、紧急处理模块和散热模块,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监测模块的输入端均单向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中央处理器、显示模块、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监测模块、降温模块、紧急处理模块和散热模块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中子捕获治疗系统在使用时,由于慢化效率低,导致现有的中子捕获治疗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的杀死癌细胞,从而降低了治疗的效果,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次数和医疗费用,且对身体的辐射较大的问题,方便了患者的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子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慢化效率高的中子捕获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中子治疗即硼中子俘获治疗,硼中子俘获治疗通过在肿瘤细胞内的原子核反应来摧毁癌细胞,它的原理是,先给病人注射一种含硼的特殊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与癌细胞有很强的亲和力,进入人体后,迅速聚集于癌细胞内,而其他组织内分布很少,这种含硼化合物对人体无毒无害,对癌症也无治疗作用,这时,用一种中子射线进行照射,这种射线对人体的损伤不大,但中子与进入癌细胞里的硼能发生很强的核反应,释放出一种杀伤力极强的射线,这种射线的射程很短,只有一个癌细胞的长度,所以只杀死癌细胞,不损伤周围组织,这种有选择的只杀死形状复杂的癌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技术,称为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
在对癌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中子捕获治疗系统,而现有的中子捕获治疗系统在使用时,由于慢化效率低,导致现有的中子捕获治疗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的杀死癌细胞,从而降低了治疗的效果,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次数和医疗费用,且对身体的辐射较大,不方便患者的治疗。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慢化效率高的中子捕获治疗系统,具备慢化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中子捕获治疗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慢化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慢化效率高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慢化效率高的中子捕获治疗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显示模块、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监测模块、降温模块、紧急处理模块和散热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监测模块的输入端均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第一警示器、第二警示器和第三警示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第一警示器、第二警示器和第三警示器的输入端均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装置、数据存储装置和数据对比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装置和数据对比装置的输入端均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流检测装置、第二电流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和位移检测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流检测装置、第二电流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和位移检测装置的输入端均单向电性连接,所述监测模块包括第一束子监测装置和第二束子监测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束子监测装置和第二束子监测装置的输入端均单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警示器设置为绿色LED灯,所述第二警示器设置为红色LED灯,所述第三警示器设置为黄色LED灯。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降温模块、紧急处理模块和散热模块的输入端均单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降温模块外接有冷凝器,所述散热模块外接有散热风扇。
优选的,所述数据存储装置内置有存储卡,且存储卡的容量大小为1T—2T。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慢化效率高的中子捕获治疗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百源国际科技创新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百源国际科技创新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33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