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发光二极管载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45092.5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8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欣;陈奕静;李玉柱;史诒君;刘应苍;赖育弘;林子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2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罗英;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发光二极管 | ||
1.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载板,包括:
基板结构,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且具有中心区域及位于所述中心区域外侧的周边区域;
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组件形成数组且位于所述基板结构的所述第二表面上;以及
图案化结构,形成于所述基板结构的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上,其中所述图案化结构在所述中心区域具有第一图案密度,所述图案化结构在所述周边区域具有第二图案密度,且所述第一图案密度不同于所述第二图案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载板,其中直线依序通过所述中心区域的中心点、所述中心区域的边缘、所述周边区域及所述基板结构的边缘,从所述中心区域的所述中心点到所述基板结构的所述边缘具有第一直线距离,从所述中心点到所述中心区域的所述边缘具有第二直线距离,且所述第二直线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直线距离的0.8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载板,其中所述图案化结构包括:
多个沟槽,形成于所述基板结构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其中所述多个沟槽只形成于所述周边区域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载板,其中所述多个沟槽由所述基板结构的所述边缘向所述中心区域延伸且间隔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载板,其中所述图案化结构包括:
多个沟槽,形成于所述基板结构的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多个沟槽为环形且排列成为同心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项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载板,其中在所述中心区域中,两个相邻的所述多个沟槽间隔第一间距;在所述周边区域中,两个相邻的所述多个沟槽间隔第二间距,且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载板,其中所述多个沟槽只形成于所述周边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载板,其中所述基板结构具有厚度,所述多个沟槽的每一者具有沟槽深度,且所述沟槽深度为所述厚度的10-7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载板,其中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组件的每一者具有组件宽度,所述多个沟槽的每一者具有沟槽宽度,且所述沟槽宽度小于所述组件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载板,其中与一个微型发光二极管组件重叠的沟槽数目为一个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载板,其中所述图案化结构包括:
缓冲材,形成于所述基板结构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位于所述周边区域,其中所述缓冲材环绕所述中心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载板,其中所述图案化结构包括:
突出部,形成于所述基板结构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位于所述中心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载板,其中所述突出部是通过蚀刻所述基板结构的所述周边区域而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载板,其中所述突出部是通过在所述基板结构的所述第一表面上贴合图案化膜而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载板,其中所述图案化结构包括:
多个沟槽,形成于所述基板结构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其中所述多个沟槽的排列密度由所述周边区域朝所述中心区域减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载板,其中所述多个沟槽只排列于所述周边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50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模块及投影机
- 下一篇:可变光圈装置及其照相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