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LNG气瓶静态蒸发率保压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5722.9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彪;黄璞;李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7/00 | 分类号: | G01N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王虹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管 流量计 压力表 保压测试装置 蒸发率 车用 底座 气体回收管路 全启式安全阀 放空截止阀 从前至后 管路连接 绝热气瓶 气瓶管路 影响部件 整体装置 安全阀 温度计 放空管 气密性 升温器 拆装 组装 测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LNG气瓶静态蒸发率保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测试管,所述测试管前端与被检瓶的放空管连接,后端与气体回收管路连接,所述测试管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升温器、温度计、压力表、流量计、微启式安全阀,所述测试管上压力表、流量计间设有全启式安全阀、放空截止阀。本发明采用整体装置直接与绝热气瓶管路连接,无需像现有技术中一样将各部件依次与气瓶管路连接,既节省了组装时间,同时避免了多次拆装影响部件间的气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热气瓶的静态蒸发率测试,具体地指一种车用LNG气瓶静态蒸发率保压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GB/T 34347-2017《低温绝热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的发布与实施,全国车用LNG气瓶定期检验已有相对统一的方法。该标准中,关于车用LNG气瓶检验已允许采用非拆卸的方法,直接基于LNG介质进行检验测试。试验装置为在被检件的放空管路上依次设置放空管阀、升温器、温度计、气体质量流量计。试验过程为:绝热气瓶内充液结束后至少静止48h,静止期间打开放空阀→当内胆表压力接近为零时接入流量计,流量稳定后每隔1h记录数据→计算静态蒸发率。
该方法极大提高了该类气瓶的检验效率,但在实际工作中,车用LNG气瓶不同于工业用低温绝热气瓶,其工作环境主要应用于公交、长途客车、货车,而在国内多数区域起公共服务作用的公交、客车数量并不富裕,通常较满负荷排工运行。而车用LNG气瓶检验的基本检验周期至少48h以上,检验完成后瓶内压力为0,若设备未单独设置自增压系统,则至少需要一天以上时间待其升压,车辆方可驶离检验站,以至于每次检验会造成车辆滞留4天左右时间,对市政公共服务造成巨大压力,对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江仰春在2015年《机电技术》第3期中公开了一种车载LNG气瓶在线检测装置,实现气瓶的在线不拆卸检验,在被检瓶的管路上依次向后设置安全阀、压力表、压力控制器、升温器、温度计、质量流量计,利用压力控制器保持瓶内的检测压力相对恒定,现有气瓶自带放空管、放空阀、显示瓶内压力的压力表。试验过程即直接利用该装置进行检验。但该装置具有如下缺陷:
1.测试时需将上述部件依次组装于气瓶的管路上,组装时间长、多次拆装后气密性差;2.压力控制器后设有升温装置而无压力表,压力控制器存在压差,其后不一定是常压,且由升温温差导致体积膨胀,压力控制器前在压力环境下介质的蒸发量体积密度在压力控制器后又发生变化,由此记录的流量值失真,导致所测数据误差较大;3.测量结束后,整套设备内含有较高压力,而无泄压措施,拆卸过程带压操作,操作人员安全得不到保障;4.只改变单一压力,未改变其它参数,而不同压力情况下,介质物性参数有很大差别,如按原公式计算α20无法得到真实数据。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测量误差小、操作安全的车用LNG气瓶静态蒸发率保压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量误差小、操作安全的车用LNG气瓶静态蒸发率保压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LNG气瓶静态蒸发率保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测试管,所述测试管一端与被检瓶的放空管连接,另一端与气体回收管路连接,所述测试管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升温器、温度计、压力表、流量计、微启式安全阀,所述测试管上压力表、流量计间设有全启式安全阀、放空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测试管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管、第二金属管、第三金属管,所述第二金属管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金属管、第三金属管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升温器、温度计、压力表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于第一金属管上,所述第一金属管在压力表后设置全启式安全阀、放空截止阀;所述流量计设置于第二金属管上;所述微启式安全阀设置于第三金属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未经武汉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57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