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X80热煨管用焊缝抗拉强度≥650MPa的埋弧焊丝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5799.6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4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治军;牟文广;方要治;徐进桥;刘文艳;郑绍鹏;何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30 | 分类号: | B23K35/30;B23K9/1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缝 埋弧焊丝 贝氏体组织 针状铁素体 焊缝金属 焊缝晶粒 焊丝成本 纳微米级 冲击功 纳米级 强韧性 铁素体 微米级 析出相 粗化 共析 水淬 加热 | ||
一种X80热煨管用焊缝抗拉强度≥650MPa的埋弧焊丝,其组分及wt%含量为:C:0.04~0.10%,Si:0.16~0.35%,Mn:1.60~2.10%,P≤0.015%,S≤0.01%,Ni:0.20~0.50%,Mo:0.25~0.45%,Cu:0.01~0.2%,Ti:0.05~0.15%,Nb:0.035~0.085%,B:0.002~0.008%%,V:0.005~0.02%,并要满足:0.10%≤Ti+Nb+V≤0.20%。本发明经加热、水淬、回火热煨工艺后,焊缝抗拉强度达到630MPa以上,‑20℃焊缝冲击功远高于80J,焊缝金属具有针状铁素体、少量先共析铁素体及贝氏体组织,并有纳米级(≤百纳)、纳微米级(百纳~微米)及微米级析出相,阻止了热煨时焊缝晶粒过分粗化,使焊缝仍能保持优良的强韧性,且使焊丝成本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埋弧焊丝,确切地属于一种X80热煨管用的埋弧焊丝。适用于X80级管线钢埋弧焊及随后的加热水淬回火工艺制作热煨管,也可用于同强度级别钢(Rm630MPa)类似工艺焊件的制作。
背景技术
石油天然气管道是国家能源最为重要的设施之一,长输管道要通过许多地形起伏弯折地带,因此需要大量弯管。目前热弯管普遍采用直缝焊管经在线加热后进行煨制,然后进行管内外水淬,再回火处理,保证煨制后的弯管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焊态焊缝是铸态组织,煨制过程中焊缝经历了奥氏体化、快速冷却及回火,其组织和性能将发生变化,在经这种煨制工艺处理,钢管上经焊缝仍需具有满足技术要求的强韧性,对于X80管线来说,煨制后焊缝需满足强度Rm≥630MPa,韧性-20℃KV2≥80J。这给焊缝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经检索: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240512的文献,其公开了一种K65耐低温热煨管母管生产的焊接工艺,其包括预焊、内焊和外焊,采用混合焊丝焊接,第一、三丝为H08MnMoTiB,第二、四丝为SANi3。其中H08MnMoTiB为国标焊丝,SANi3外标焊丝,查得SANi3焊丝成分为(wt%)C≤0.13,Si0.05~0.30,Mn0.60~1.20,Ni3.10~3.80,Cr≤0.15,Cu≤0.35。钢管采用JCO成型后,用气保焊预焊,内焊及外焊均为四丝埋弧焊,第一丝直流反接,第二至四丝为交流。焊缝成分为(wt%)C0.04~0.05,Mn1.60~1.80,Ni0.20~0.70,Mo0.007~0.10,Ti0.007~0.02,B0.0001~0.0004,Al0.020~0.040,N0.005~0.015,Cr0.1~0.25,Cu0.1~0.15,Nb0.04~0.08,V0.002~0.004。焊后经加热淬火回火热煨工艺,焊缝冲击功-40K℃V2平均为60~65J。不足之处要于焊材SANi3含Ni量较高远高于母材,成本高,韧性也不够高。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747501.6的文献,其公开了一种耐低温K65热煨管用埋弧焊丝,焊丝成分为(wt%)C0.01~0.05,Si≤0.1,Mn1.5~2.0,S≤0.01,P≤0.01,Ni1.0~3.0,Mo0.15~0.35,Ti0.01~0.05,B≤0.005,Zr≤0.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焊丝与碱度为1.9~2.3的烧结焊剂匹配对K65钢进行双面多丝埋弧焊(单道四丝),线能量50~120kJ/cm,焊管经1020~1200℃感应加热弯制然后水淬,再经过500~750℃保温1.5~2小时后,焊缝抗拉强度660~780MPa,-40KV2高于80J,达到了高寒地区用K65弯管焊缝性能要求。具有优良的低温韧性,但焊丝Ni量较高,使成本增加。同时焊缝成分与母材差别过大,对焊接接头耐蚀性也不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57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