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45804.3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7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章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05 | 分类号: | B60R21/205;B60R21/23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宋开元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驾乘人员朝向中央控制台的碰撞并能够良好地约束驾乘人员的颈部(头部)的旋转的气囊装置。本发明所涉及的气囊装置具备: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在乘坐于座位上的驾乘人员的正面展开,约束该驾乘人员朝向前方的移动;以及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与所述第一气囊的车内中央侧的侧部连结,在展开时约束该驾乘人员朝向横向方向的移动。并且,所述第二气囊包括:前端部,所述前端部在展开时到达中央控制台;以及后端部,所述后端部在展开时比所述第一气囊的后端更靠近后方且在驾乘人员至少接触到所述第一气囊的状态下,延伸到驾乘人员的头部中心。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1580019133.6、申请日为2015年03月16日、申请人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发明名称为“气囊装置”的发明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展开气囊来保护车辆内的驾乘人员的气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被配置在车辆的仪表盘(instrument panel)的内部且主要保护副驾驶席的驾乘人员的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采用将产生膨胀气体的气体发生器(inflator)以及通过该气体来进行膨胀和展开的气囊容纳在仪表盘内部的结构。并且,在车辆碰撞时,气体发生器工作,从而气囊进行膨胀并向车辆内部展开,由此约束驾乘人员。
近年来,除了车辆从正对面与障碍物(对面车等)碰撞的正面碰撞的情况之外,对于车辆的一部分与障碍物碰撞的情况、或者车辆的一部分从斜方向与障碍物碰撞的情况等各种碰撞方式也要求安全性。
图1是示出在驾驶席以及副驾驶席具备了气囊装置的以往的车辆(左方向盘规格)的结构的俯视图,示出相对于从正对面偏离的位置的对象物(障碍物)以0°的角度进入时的情况。驾驶席用气囊16被容纳于驾驶员10的正面的方向盘(steering wheel)14的内部,发生车辆碰撞时,朝向驾乘人员展开。在副驾驶席的驾乘人员12的正面,副驾驶席用气囊18被容纳于仪表盘24的内部,发生车辆碰撞时,朝向驾乘人员展开。气囊16、18通过从气体发生器(未图示)供应的膨胀气体来进行膨胀,该气体发生器通过碰撞传感器的信号来工作。
图2是示出在驾驶席以及副驾驶席搭载了气囊装置的以往的车辆的结构的俯视图,示出相对于从正对面偏离的位置的对象物(障碍物)以预定的角度0°进入时的情况。图3示出以图2的状态与对象物(障碍物)碰撞之后车体旋转的情形。在图3所示的情况下,副驾驶席的驾乘人员12在副驾驶席用气囊18的旁边滑动,可能与驾驶席和副驾驶席之间的中央控制台(center console)碰撞。在该情况下,驾乘人员12除了直接与中央控制台碰撞时的伤害之外,还可能发生头部旋转导致的脑伤害。该脑伤害指标被称为BRIC(BrainRotational Injury Criteria,脑旋转损伤标准)。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驾乘人员朝向中央控制台的碰撞,并能够良好地约束驾乘人员的颈部(头部)的旋转的气囊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气囊装置包括: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在乘坐于座位上的驾乘人员的正面展开,约束该驾乘人员朝向前方的移动;以及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与所述第一气囊的车内中央侧的侧部连结,在展开时约束该驾乘人员朝向横向方向的移动。并且,所述第二气囊包括:前端部,所述前端部在展开时到达中央控制台;以及后端部,所述后端部在展开时比所述第一气囊的后端面更靠近后方且在驾乘人员至少接触到所述第一气囊的状态下,延伸到驾乘人员的头部中心。
根据上述构成的本发明,能够防止驾乘人员朝向中央控制台的碰撞,进一步地,能够良好地约束驾乘人员的颈部(头部)的旋转。
可以作成以下结构:所述第二气囊在展开时其所述后端部延伸到驾乘人员的后头部。通过采取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可靠地保护驾乘人员的头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立夫开发公司,未经奥托立夫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58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他车盲区报警系统
- 下一篇:汽车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