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安全工器具进出库房的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6284.8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2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超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1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海权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光栅 安全工器具 处理器 电力安全工器具 覆盖天线 管理系统 路由器 准确率 出库 库房 读取 入库 电子设备领域 摄像头图像 出库信息 辅助识别 网络接口 出入库 工器具 有效地 判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安全工器具进出库房的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子设备领域。该系统包括设置在安全工器具上的RFID标签、RFID读写器、RFID射频覆盖天线、处理器、红外光栅A、红外光栅B和路由器;所述RFID射频覆盖天线与RFID读写器相连,RFID读写器通过路由器与处理器的网络接口相连,红外光栅A和红外光栅B分别与处理器的GPIO接口相连。本发明利用红外光栅辅助识别安全工器具的出库入库的方向判决,能有效地提高工器具的出入库判别准确率,提高安全工器具出库信息读取的效率,相比采用摄像头图像识别判别出库入库的方法准确率要高得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电力安全工器具进出库房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的高速发展,安全工器具的数量、种类以及使用量都在迅速增加,现有的工器具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公司对基础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安全工器具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也逐渐产生和暴露除了诸多漏洞,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方法,在每件工器具上贴高频RFID标签,通过高频RFID读写器扫描RFID标签识别到工器具信息,同时结合两组红外光栅判别工器具移动方向确定工器具入库、出库。实时将工器具的信息上报到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统。提高工器具的安全监督管控水平,建立工器具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决策机制,以全面提高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水平,为公司系统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保驾护航。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安全工器具进出库房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安全工器具进出库房的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在安全工器具上的RFID标签、RFID读写器、RFID射频覆盖天线、处理器、红外光栅A、红外光栅B和路由器;
所述RFID射频覆盖天线与RFID读写器相连,RFID读写器通过路由器与处理器的网络接口相连,红外光栅A和红外光栅B分别与处理器的GPIO接口相连。
进一步,所述处理器为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据处理分析的处理器。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相连,用于记录工器具的使用数据。
基于所述系统的一种电力安全工器具进出库房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库房的门框两侧安装两组对射的红外光栅A和红外光栅B,红外光栅A、B的电信号接口分别接至处理器的K1和K2两个IO输入口上;当红外光栅A和红外光栅B有物体经过阻断光栅时K1、K2两个接口分别能收到高电平信号;
S2:在门框两侧安装RFID读写器的4根天线,天线射频范围覆盖门框内外两侧区域;对库房内的每一件工器具贴上RFID电子标签,保证安全工器具出入库房RFID射频覆盖天线能读到RFID标签并把有效的RFID标签信息通过RFID读写器发送给处理器;
S3:安全工器具出入库房,安全工器具阻断红外光栅A、红外光栅B,红外光栅A、红外光栅B将高电平信号先后发送给处理器,同时RFID读写器也将扫描到的有效的RFID标签信息传给理器;
S4:处理器收到红外光栅A的高电平信号时记录时间Ta,收到红外光栅B的电信号记录时间Tb,处理器比较Ta与Tb的大小,判断工器具的使用情况。
进一步,所述步骤S4具体为:若0s<Ta-Tb<2s,则判定工器具是出库;
若-2s<Ta-Tb<0s,则判定工器具是入库;
Ta与Tb的间隔不大于2s,则判定工器具进出库房。
进一步,所述有效的RFID标签信息获取方法为:对最近的设定时间段内录波数据进行均值计算,若该均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时,则RFID标签信息为有效,否则为无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超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超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62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二维码识读装置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图书扫描收书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