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双悬挂铺粉装置及其铺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6386.X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3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蒙南华;王彦涛;周志军;刘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41 | 分类号: | B29C64/141;B29C64/205;B29C64/214;B29C64/321;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黄***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槽 支撑横梁 铺粉装置 铰接机构 振动装置 铺粉 开口 悬挂 粉末材料 空心容器 内腔连通 振动作用 下粉口 长形 可用 两排 内腔 应用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双悬挂铺粉装置及其铺粉方法,所述铺粉装置包括支撑横梁(1)、粉槽装置(4)、铰接机构(3)和振动装置(5);所述支撑横梁(1)是长形空心容器,其内腔可用于存放粉末材料;所述粉槽装置(4)设置在支撑横梁(1)的下方,其上部的开口与所述支撑横梁(1)下部的开口对接,使所述粉槽装置(4)的内腔与所述支撑横梁(1)的内腔连通,且所述粉槽装置(4)通过两排铰接机构(3)与支撑横梁(1)连接;所述粉槽(4)下部设有下粉口,所述振动装置(5)与粉槽装置(4)连接或接触,使粉槽装置(4)在振动作用下均匀下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设备技术领域中,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双悬挂铺粉装置及其铺粉方法。
背景技术
3DP成型方法是典型的粉末(颗粒)材料3D打印技术,该技术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于1989年在US5204055A1这篇专利中提出。该方法的具体过程为先在平台上均匀的铺一层粉末,打印头扫描并在特定区域内喷射一种液料,使得喷射部位的粉末粘结在一起,此时平台下降一定的层厚距离,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所有层的铺粉打印工作。
对于3DP类型的打印机,需要先在工作平台铺一层粉末颗粒状物料,然后再通过激光烧结或者喷涂粘接剂等方式,仅使该层粉料中,由工件切片表面覆盖的区域成型固化,如此逐层打印累积成型所需工件。
发明专利《用于3D打印机的涂覆设备组合单元和施加两层粒状构建材料的方法》(申请号CN201580029012.X,公开号CN106457691A)中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涂覆粒状材料的结构。该结构主要是通过螺旋杆将粉末均匀输送至整个粉槽,振动轴带动单个料斗下粉,下粉口两侧有两个固定的刮板,刮板下表面平行于工作面,当需要左右铺粉时,分别由左右两头的两个气缸通过收缩伸长,带动整个砂槽及刮板摆动不同的角度,从而实现不同层厚的铺粉。该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螺旋输送装置是单侧开始输送,粉末会随着螺旋杆的转动一直压紧,导致粉末不容易振动落下,或铺粉层的均匀性差,且采用固定的刮板进行紧实,紧实效果有限,3D打印出的模型强度及硬度不高。并且上述结构比较复杂,有气缸等易损部件,对后期的维护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双悬挂铺粉装置及其铺粉方法,采用双铰接机构悬挂的粉槽,在振动装置的作用下均匀下粉,再结合振动刮粉装置抹平和紧实粉末层,有效解决目前铺粉装置存在的铺粉不平整,层厚不均匀等主要问题,从而大幅提高设备打印质量以及打印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双悬挂铺粉装置,包括支撑横梁1、粉槽装置4、铰接机构3和振动装置5;
所述支撑横梁1是长形空心容器,其内腔可用于存放粉末材料;
所述粉槽装置4设置在支撑横梁1的下方,所述粉槽装置4上部的开口与所述支撑横梁1下部的开口对接,使所述粉槽装置4的内腔与所述支撑横梁1的内腔连通,且所述粉槽装置4通过两排铰接机构3与支撑横梁1连接;
所述粉槽4下部设有下粉口,所述振动装置5与粉槽装置4连接,使粉槽装置4在振动作用下均匀下粉。
进一步的,所述铺粉装置还包括闭合装置2,所述闭合装置2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1与粉槽装置4之间,用于开闭和调节支撑横梁1与粉槽装置4的开口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铺粉装置还包括连接装置6,用于连接所述粉槽装置4的两个侧壁,使粉槽装置4整体振动。
进一步的,所述铺粉装置还包螺旋输送装置11,用于将粉末均匀输送至整个粉槽装置4。
进一步的,所述铺粉装置还包括刮粉装置8,所述刮粉装置8通过弹性调节装置可调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的下方,所述刮粉装置8的高度可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63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机的挤出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机铝型材抗扭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