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梨嫁接育苗技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146635.5 申请日: 2019-02-27
公开(公告)号: CN109792918A 公开(公告)日: 2019-05-24
发明(设计)人: 罗立娜;韩树全;范建新;何凤萍;张正学;刘小翠;朱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2/30;A01C1/00;A01C1/08
代理公司: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代理人: 谷庆红
地址: 562400 贵州省黔西南***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油梨 嫁接育苗 嫁接 接穗 繁育 砧木 关键参数 接穗选择 苗木生长 农业种植 时间一致 药剂处理 药剂浸泡 育苗成本 育苗技术 育苗周期 砧木苗 采收 出圃 出芽 建园 幼苗 成活率 管理 苗圃 整齐 规范化 生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油梨嫁接育苗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苗圃建园与管理:

(1)苗圃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向阳背风的土地作为苗圃地,避免低洼和积水地段,土壤质地为壤土或沙壤土;

(2)整地、施肥与作床:种植前全面翻耕土壤25cm~30cm,捡除石块、杂物等,然后耙平;整地后施用底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苗床高20cm~25cm,宽80cm~120cm,长度根据地形而定,步道宽30cm;

(二)砧木苗繁育:

(1)种子处理:选择新鲜、无病虫害、成熟饱满的油梨种子,采收后进行清洗、杀菌、浸泡、剥种皮;

(2)催芽:采用沙床催芽的方法进行催芽;

(3)播种:播种时将种子尖端向上,以沙土刚盖过种子为宜;种子间距为2cm~3cm,盖沙后上面再盖一层稻草,充分淋水后,放于通风荫蔽处,以利种子发芽;

(4)移苗:油梨种子播种后40d~50d,幼根具备吸收养分能力,幼芽出土高5cm~10cm,且子叶尚未展开时进行移植,移栽前先浇足水分,以保护幼苗根系;采用长、宽、高为15cm×20cm×25cm的打孔塑料袋或无纺布袋进行装袋;

(5)移苗后管理:

a.浇水: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并注意荫蔽,苗木生长后期,控制浇水量;

b.补苗:10d~15d后检查成活率,对不成活的幼苗进行补栽;

c.除草:每月松土1次,及时除草,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掌握除早、除小、除尽的原则;

d.施肥:幼苗生长前期薄施氮肥,后期可喷施叶面钾肥;

(三)接穗选择:

(1)接穗采摘:选择抗性强、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种作为采穗母株,采集树冠外围健壮、节间短、芽饱满健壮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

(2)接穗处理:将长枝条剪成小段,保证每段接穗留2~4个饱满的芽点,在芽点上端0.5cm处剪断;

(四)嫁接方法:

(1)剪砧木:当苗木茎粗在1.5cm~2.0cm即可嫁接,在砧木离地15cm~20cm处截顶,在切面的一侧沿形成层垂直向下切2cm~4cm;

(2)削接穗:用嫁接刀先在接穗的下部先削一个长2cm~3cm的长削面,保证削面平直;在削面的对面削一个长0.5cm~1.0cm的小削面,使下端稍尖;

(3)嫁接:将接穗斜面插入砧木的切口中,长削面向内,并至少使形成层的一侧对齐;采用长25cm~30cm,宽1cm~1.5cm的塑料薄膜带,以嫁接口为中心,自下而上绑紧,封严嫁接口,漏出芽眼;

(五)嫁接后管理:

(1)除萌:定时除去砧木上生长的蘖芽;

(2)检查成活率:嫁接25~35天后,即可检查成活率,如接穗青绿,芽眼鲜嫩即为成活;如没有成活,可及时进行补接;

(3)解绑:当嫁接部位完全愈合,新梢老熟后,可解除绑缚带;

(4)剪砧:接穗新梢长至10cm~15cm,在嫁接口上方0.5cm处减掉多余的砧木,截面呈45度,向芽接位对方倾斜,切口要平滑,防渍水腐烂,且忌伤及嫁接口;

(5)水、肥管理:嫁接后应适当荫蔽,干旱天气要及时淋雨保湿,以免引起接穗缺水干枯,甚至死亡;解绑后可进行施肥,前期施用腐熟肥、人畜粪便或速效氮肥,后期施用氮、钾肥,促进苗木茎秆健壮;同时注意苗圃的病虫害防治,及时松土除草,促进苗木的加速生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梨嫁接育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苗圃建园与管理中,播种的苗床选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整地后施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梨嫁接育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种子的消毒方法,是采用0.5~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h,剥种皮,然后自然晾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梨嫁接育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采果后不能及时播种时,应先去除果肉,种皮勿剥开,以免种子干枯,洗净后保存在温、湿度适宜的河沙或半湿的椰糠内,注意勿使种子干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未经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66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