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厌氧处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6800.7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6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曹宏斌;赵赫;李海波;盛宇星;徐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厌氧处理 难降解有机废水 过渡金属化合物 零价金属 废水 隔绝氧气条件 剩余混合物 出水水质 电子传递 还原活性 接种污泥 外加磁场 外加电场 厌氧降解 有机废水 废水处理 混合物 有机物 填料床 排出 曝气 能耗 增设 重复 应用 | ||
1.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厌氧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零价金属、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接种污泥在隔绝氧气条件下混合;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待处理有机废水混合后进行厌氧处理;
(3)步骤(2)所述厌氧处理结束后,处理后的废水排出,剩余混合物重复进行步骤(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难降解有机废水包括焦化废水、煤气化废水、石油化工废水、造纸废水或制药废水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难降解有机废水的COD范围为1000~3000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零价金属包括零价铁、零价锌、零价铝或零价铜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1)所述零价金属的粒径为30~120目,优选为60~100目,进一步优选为100目;
优选地,步骤(1)所述过渡金属化合物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硫化物、过渡金属碳化物或过渡金属络合物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包括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铁锰复合氧化物或氧化镍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过渡金属硫化物包括二硫化亚铁;
优选地,所述过渡金属碳化物包括碳化铁;
优选地,所述过渡金属络合物包括草酸铁;
优选地,步骤(1)所述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粒径为30~120目,优选为80~100目,进一步优选为100目;
优选地,步骤(1)所述零价金属和过渡金属化合物的质量比为(0.05~20):1,优选为(0.5~2):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接种污泥为厌氧消化生物污泥;
优选地,步骤(1)所述零价金属和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总质量与接种污泥质量的比例为(0.04~2):1,优选为(0.2~0.6):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混合在搅拌条件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搅拌的速率为50~120r/min,优选为80~120r/min。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厌氧处理在厌氧反应装置中进行;
优选地,所述厌氧反应装置中接种污泥的浓度为10~30g/L,优选为15g~20g/L;
优选地,所述待处理有机废水进入厌氧反应装置的时间为1~5min。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厌氧处理的温度为25~50℃,优选为33~40℃;
优选地,步骤(2)所述厌氧处理的时间为2~14天,优选为3~7天;
优选地,步骤(2)所述厌氧处理在搅拌条件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搅拌的速率为40~100r/min,优选为60~7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厌氧处理结束后,静置沉降;
优选地,所述静置沉降的时间为10~50min,优选为30min;
优选地,步骤(2)处理后的废水的出水时间为0.5~2.5min。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混合物可重复使用的次数为20次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零价金属、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接种污泥在隔绝氧气条件下搅拌混合,其中所述零价金属和过渡金属化合物的质量比为(0.05~20):1,零价金属和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总质量与接种污泥质量的比例为(0.04~2):1;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待处理有机废水在厌氧反应装置中混合,接种污泥的浓度为10~30g/L,然后进行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温度为25~50℃,处理的时间为2~14天;
(3)步骤(2)所述厌氧处理结束后,静置沉降10~50min,处理后的废水排出,剩余混合物返回步骤(2)进行厌氧处理可重复使用20次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68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