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连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48975.1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5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黑须义弘;藤泽由典;高桥大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仓离合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7/112 | 分类号: | F16D27/112;F16D27/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连结 装置 | ||
一种电磁连结装置,具备轮毂的凸缘、经由板簧支承于凸缘的电枢、收容电磁线圈的转子以及防振部件。电枢通过电磁线圈被通电而克服板簧的弹力向轮毂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吸附于转子。板簧包括随着电枢的移动而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的移动部。防振部件固定于板簧的移动部。防振部件包括与凸缘接触的限位器和与电枢接触的阻尼器。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以较低的制造成本制造在电枢吸附时和释放时都能减小冲击音的电磁连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将在电枢的磁性吸附时、释放时所产生的冲击音抑制得较小的防振部件的电磁连结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将工作时的冲击音抑制得较小的装置的电磁连结装置,例如有日本特开平6-10973号公报(文献1)中公开的电磁离合器。该电磁离合器具备:防振部件,其减小电枢被磁性吸附于转子时的冲击音;和缓冲部件,其减小电枢借助板簧的弹力而返回至释放位置时的冲击音。
该电磁离合器为了在电枢被转子磁性吸附时和释放时都减小冲击音,而具备防振部件和缓冲部件这两种部件。因此,该电磁离合器存在部件数量增多、制造成本增高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在文献1所示的将防振部件和缓冲部件应用于电磁制动器的情况下也同样产生。此时,文献1示出的电枢会取代转子而磁性吸附于固定式的定子(磁场铁芯)上。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以较低的制造成本制造如下的电磁连结装置:能够在电枢被磁性吸附于电磁离合器的转子、电磁制动器的固定式定子(磁场铁芯)等吸附部件时和从吸附部件释放时都减小冲击音。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电磁连结装置具备:旋转部件(18),其能够以轴线(C)为中心旋转;电枢(14),其相对于所述旋转部件(18)配置在与所述轴线(C)平行的轴线方向上;板簧(22,51,61),其包括固定于所述旋转部件(18)的基端部(24)和与所述电枢(14)结合的自由端部(25);电磁线圈(13);吸附部件(2,11),其隔着所述电枢(14)配置于与所述旋转部件(18)相反的一侧,收容所述电磁线圈(13),并通过所述电磁线圈(13)被通电而使所述电枢(14)克服所述板簧(22,51,61)的弹力沿所述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吸附所述电枢(14);和防振部件(41),其由弹性材料形成,所述板簧(22,51,61)包括:移动部(22a),其包括所述自由端部(25),并且随着所述电枢(14)的移动而沿所述轴线方向移动;和非移动部(22b),其包括所述基端部(24),并且不沿所述轴线方向移动,所述防振部件(41)固定于所述板簧(22,51,61)的所述移动部(22a),所述电磁连结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防振部件(41)包括:限位器(42),其从所述电枢(14)侧与所述旋转部件(18)和所述板簧(22,51,61)的所述非移动部(22b)中的任一者接触;和阻尼器(43),其从所述旋转部件(18)侧与所述电枢(14)接触。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电枢的振动传递至防振部件的阻尼器,该振动由防振部件衰减,从而能够将电枢吸附于吸附部件时的冲击音抑制得较小。另一方面,当电枢从吸附部件释放时,防振部件被夹在电枢与旋转部件或者板簧的非移动部之间而弹性变形来缓和冲击,从而将冲击音抑制得较小。
因此,能够使用一种防振部件将电枢吸附于吸附部件时的冲击音和电枢从吸附部件释放时的冲击音抑制得较小。与为了减小这些冲击音而需要两种部件的文献1中公开的装置相比,防振部件的数量变少。因此,采用本发明,能够以较低的制造成本制造能够在电枢吸附时和释放时都减小冲击音的电磁连结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离合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II-II线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仓离合器有限公司,未经小仓离合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89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