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增加涉水深度的汽车后轮悬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49330.X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3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牟海东;秦秋滢;刘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技师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B60G13/1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单虎 |
地址: | 253034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增加 涉水 深度 汽车 后轮 悬架 | ||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增加涉水深度的汽车后轮悬架,包括副车架、空气减震器和电磁减震器,车架两侧壁的通过横臂铰接座铰接有后主横臂和后副横臂,空气减震器包括气动缸、气动缸安装座和气动伸缩杆,电磁减震器包括电磁液压缸、电磁液压杆和底板连接座,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后副车架两侧分别铰接有一对后主横臂和后副横臂,使得本发明为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能够增强各个轮胎对路面的附着能力,使车轮在水洼路面不易打滑,便于通过,通过空气减震器和电磁减震器的配合升降,可提高汽车底板的升降量,便于汽车通过水较深的涉水路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增加涉水深度的汽车后轮悬架。
背景技术
悬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可升降的悬挂在车辆在通过坑洼不平的路面或者是水洼路面时,有助于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和稳定性,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由于在涉水路面的水洼可能分布不均匀,常见的结构较为简单的非独立悬架的汽车相比独立悬架的汽车来说,对路面的附着能力较低,容易使车轮在水洼路面打滑不易通过;
2.在独立悬架中,常见的单横臂式独立悬架相比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来说,悬架整体的可靠性和稳定能力均较为低下;
3.常见的可升降的后轮悬挂通常为空气式可调悬架或者电磁感应悬架,其控制车身的升降组只设置有一组,汽车的底盘升降高度较为有限,面对较深的涉水路面通过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涉水深度的汽车后轮悬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增加涉水深度的汽车后轮悬架,包括后副车架、空气减震器和电磁减震器,所述后副车架呈“凹”支撑架状,后副车架两侧外壁的上下端处均焊接有横臂铰接座,后副车架两侧下方所焊接的横臂铰接座处均铰接有后主横臂,后副车架两侧上方所焊接的横臂铰接座处均铰接有后副横臂,后主横臂和后副横臂的尖端处焊接有轮轴座铰接头端,设置在同侧后主横臂和后副横臂所焊接的轮轴座铰接头端分别与轮轴座一侧的上下端处相铰接,所述后副车架两侧板上表面的前侧边缘焊接有线上垂直的空气减震器连接座,所述横臂铰接座尖端处的前侧方焊接有空气减震器铰接柱,空气减震器铰接柱与空气减震器连接座之间连接有空气减震器,所述后副横臂的尖端处上表面焊接有电磁减震器座,电磁减震器座连接有电磁减震器,所述空气减震器包括气动缸、气动缸安装座和气动伸缩杆,气动缸的上端焊接有气动缸安装座,气动缸安装座与空气减震器连接座上端所焊接的铰接轴相铰接,气动缸的下端设有气动伸缩杆,气动伸缩杆的下端与空气减震器铰接柱相铰接,所述电磁减震器包括电磁液压缸、电磁液压杆和底板连接座,电磁液压缸的下端设有电磁液压杆,电磁液压杆的下端通过螺栓与电磁减震器座固定连接,电磁液压缸的上端焊接有底板连接座。
优选的,所述后主横臂和后副横臂均呈“A”型支架,后主横臂和后副横臂的两支脚与横臂铰接座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轮轴座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轮轴,轮轴的外侧端焊接有刹车碟盘,刹车碟盘上开设有螺栓孔,轮轴的内端设置在后副车架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空气减震器连接座的上端焊接有铰接轴,且空气减震器连接座与空气减震器铰接柱上端所焊接的铰接轴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电磁液压杆的中部与后副横臂中部所焊接的加强肋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加强连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在后副车架两侧分别铰接有一对后主横臂和后副横臂,使得本发明为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能够增强各个轮胎对路面的附着能力,使车轮在水洼路面不易打滑,便于通过;
2.本发明的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整体的可靠性和稳定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技师学院),未经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技师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93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三轮车扭杆弹簧式前悬挂装置
- 下一篇:二线四轴液压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