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一体化输灰空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9726.4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1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高山;邵南军;赵永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洁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26;B65G53/16;B65G53/3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智能一体化 空压系统 干燥机 空压机 压缩机 进气口 过滤器 冷气通道 热气通道 输灰装置 油冷却器 出气口 灰管道 温控阀 油分芯 结露 油滤 节能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一体化输灰空压系统。它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智能一体化输灰空压系统,包括空压机,所述的空压机连有干燥机,所述的干燥机与输灰装置相连,所述的空压机包括压缩机,所述的压缩机上连有空滤,所述的压缩机通过油滤连有油分桶,所述的油分桶内设有油分芯,所述的油分桶通过温控阀与油冷却器相连,所述的油分桶上还连有过滤器,所述的干燥机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的热交换器内分别设有冷气通道和热气通道,所述的冷气通道与设置在热交换器上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的热气通道与设置在热交换器上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的过滤器与进气口相连,所述的输灰装置包括输灰管道。本发明具有节能且不易产生二次结露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一体化输灰空压系统。
背景技术
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厂货热电厂及水泥行业,该系统的功能是将锅炉省煤器、电除尘器斗内的粉煤灰收集下来,粉煤灰在仓泵内流态化并均匀进入输灰管路,粉煤灰的流态化和存气性较好,在输灰过程中呈整体灰柱的形式。用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的方式输送至灰库贮存。正压浓相气力输送采用先进成熟的管道二相流技术,实现粉料颗粒的高效、可靠、低能耗、长距离输送,是燃煤电厂锅炉飞灰处理的理想设备。现有国内大部分火电和热电厂的输灰系统的气源都为额定压力0.7~0.8Mpa的工频的喷油螺杆空压机提供气源。现有的输灰系统耗能大,无法有效利用压缩空气余热,并且容易在干燥机出气口产生二次结露。
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进行了探索研究,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燃煤发电厂输灰系统[申请号:201810536175.2],包括多个灰斗、仓泵进料阀、第一卸灰连接管连接仓泵进料阀与一仓泵储灰罐,仓泵储灰罐上有压缩空气接头,仓泵储灰罐上有出料阀,一压力输灰管连接多个出料阀与气力输送灰库,气力输送灰库底部有第一出灰阀;在以上原有的仓泵式气力输灰系统上,再安装一套输灰旁路系统,即与一套齿索式输粉机连接:多个收集电除尘设备粉煤灰的灰斗还与一套齿索式输粉机连接,齿索式输粉机远离多个灰斗的一端设有输出口,齿索式输粉机远离输出口的一端有自动恒力张紧装置,密封箱体与灰斗连接段以外的伸出段向上倾斜。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耗能大,无法有效利用余热,并且易产生二次结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节能且不易产生二次结露的智能一体化输灰空压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智能一体化输灰空压系统,包括空压机,所述的空压机连有干燥机,所述的干燥机与输灰装置相连,所述的空压机包括压缩机,所述的压缩机上连有空滤,所述的压缩机通过油滤连有油分桶,所述的油分桶内设有油分芯,所述的油分桶通过温控阀与油冷却器相连,所述的油分桶上还连有过滤器,所述的干燥机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的热交换器内分别设有冷气通道和热气通道,所述的冷气通道与设置在热交换器上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的热气通道与设置在热交换器上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的过滤器与进气口相连,所述的输灰装置包括输灰管道,所述的输灰管道与输灰仓泵相连。
空气从大气吸入空滤再进入压缩机,压缩后高温高压的油气混合体进入油分桶,经油分芯分离出油和气,其中的油进过温控阀分流至油冷却器再汇合进入压缩机从而达到控制油温的作用;其中的高温高压的压缩空气未经过后冷却器直接经过滤器进入热交换器与冷干处理后的压缩用气进行热交换,使冷冻干燥后的压缩空气升温,防止在出气口产生二次结露,并且能够有效利用压缩空气的余热,更加节能,然后压缩空气自出气口自输灰管道进入输灰仓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洁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洁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97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制消白烟装置
- 下一篇:烃液槽车内不凝气清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