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角距筛选的星敏感器假星筛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0094.3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4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毅;吕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02 | 分类号: | G01C21/02;G01C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筛选 敏感 器假星 筛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角距筛选的星敏感器假星筛除方法,步骤为:(1)将第1帧星图中所有星点记录为初始星点;(2)从第2帧开始,利用星跟踪方法建立每个星点与初始星点的对应关系;(3)比较每帧与初始帧的角距,根据角距变化对角距进行筛选,并更新角距筛选矩阵;(4)利用通过筛选的角距对应的星对对每个星点投票,筛除得票数过低的星点;(5)每帧将经过筛选星点输出,送入后续的星图识别模块。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收敛成功率高,在600颗假星内,收敛成功率在98%以上;(2)收敛速度快,平均只需不超过10帧星图即可筛除所有假星;(3)对假星数量的适应能力强,可从多达700颗假星的星图中筛除所有假星;(4)对假星的筛除不依赖星点的形状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文导航领域星敏感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角距筛选的假星筛除方法。
背景技术
星敏感器是一种在卫星、导弹等载体上广泛应用的姿态测量器件,具有精度高、自主性强、无累积误差等优点。星图识别是星敏感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即对相机采集的恒星图像进行识别,找出图像中星点与星库中星点的对应关系。星图识别的鲁棒性直接决定了星敏感器工作的可靠性。
当工作环境较为理想时,目前的星敏感器已能实现长期稳定工作。但当星敏感器遇到如羽流等近距离空间物体的干扰时,其视场内可能出现大量假星,其数量通常可达真星的数十倍,严重干扰星图识别的过程,导致定姿失败。此类假星在视场中缓慢漂移,因此称之为缓飘假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筛除缓飘假星的方法,降低假星对星图识别过程的影响,以提高恶劣条件下星敏感器的可靠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角距筛选的假星筛除方法,利用真星在所有帧中角距不变的特点实现假星的筛除,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将第1帧作为初始帧,其中所有星点记录为初始星点,并初始化角距筛选矩阵;
步骤202,从第2帧开始,利用星跟踪方法建立每个星点与初始星点的对应关系;
步骤203,比较每帧与初始帧的角距,根据角距变化对角距进行筛选,并更新角距筛选矩阵;
步骤204,利用通过筛选的角距对应的星对对每个星点投票,筛除得票数过低的星点;
步骤205,每帧将经过筛选的星点输出,送入后续的星图识别模块。
所述步骤201中初始化角距筛选矩阵具体为:
建立角距筛选矩阵,其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星点的角距是否在所有帧中均保持不变。矩阵所有元素初始化为1,若某个星对的角距在某帧中发生改变,则对应元素置为0,否则保持为1。
所述步骤202中以星跟踪方法建立星点与初始星点的对应关系具体为:
由于星敏感器自身旋转角速度有限,同一星点在连续两帧星图中的星矢量夹角通常较小,利用这一特点,计算新旧两帧中每对星矢量的角距并与给定门限比较,若该角距值小于给定门限,则说明这两颗星足够接近,并将其序号加入星对集合。
随着时间的累积,同一星点的矢量在新帧与初始帧间的夹角逐渐变大,无法直接采用连续两帧星点的跟踪方法实现星跟踪。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算法采用如下方法间接建立新帧与第1帧间星点的对应关系,步骤为:
a)在第1帧到来时,首先建立初始帧信息,包括初始星矢量集合和假星集合;
b)当第2帧到来时,用星跟踪方法建立第2帧与初始帧星点的对应关系;
c)当第k帧到来时(其中k≥3),先建立第k帧与第k-1帧星点的对应关系,再根据第k-1帧与初始帧的关系,求得第k帧与初始帧星点的对应关系。
所述步骤203中对角距进行筛选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00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