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0129.3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1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王鑫;王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鑫;王建华 |
主分类号: | H02H9/08 | 分类号: | H02H9/08;H02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逯恒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雷 装置 | ||
1.一种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闪器、控流线圈以及接地极,所述接闪器通过所述控流线圈与所述接地极电性相连;
所述接闪器,用于将放电时产生的电流传输至所述控流线圈;
所述控流线圈,用于在传导放电时产生的电流时,基于所述电流的电磁感应效应,在所述控流线圈上产生阻止所述电流增大的感抗,向所述接地极电性传输用于表征所述控流线圈实际传导电流的入地电流;
所述接地极,用于将传输入的所述入地电流传输至地;
所述接闪器包括直击雷接闪器、侧击雷接闪器、雷电侵入波接闪器;所述控流线圈包括第一控流线圈;所述接地极包括第一接地极;
所述直击雷接闪器、侧击雷接闪器以及雷电侵入波接闪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控流线圈的进线端电性相连,所述第一控流线圈的出线端与所述第一接地极电性相连;
所述直击雷接闪器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用于接收直击雷放电时产生的电流;
所述侧击雷接闪器垂直安装在建筑物的外侧部,用于接收侧击雷放电时产生的电流;
所述雷电侵入波接闪器安装在建筑物水平面上,用于接收雷电放电时产生的电流侵入波;
所述接闪器还包括地击雷接闪器;所述控流线圈还包括第二控流线圈;所述接地极还包括第二接地极;
所述第二控流线圈的出线端与所述第一控流线圈的进线端电性相连,所述第二控流线圈的进线端分别与所述地击雷接闪器和所述第二接地极电性相连,所述第一接地极的接地点与保护接地的接地点相同,所述第二接地极的接地点与所述第一接地极的接地点的距离不少于预先设置的距离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器:所述第一控流线圈的出线端通过所述分流器与所述第一接地极电性相连,所述分流器上设置有两个测试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能电阻:所述泄能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流线圈的进线端电性相连,所述泄能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极电性相连;
所述泄能电阻、所述第一控流线圈以及第一接地极形成泄能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压环:所述第一控流线圈的进线端通过所述均压环分别与所述泄能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控流线圈的出线端、所述直击雷接闪器、所述侧击雷接闪器、所述雷电侵入波接闪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空心圆柱体和第二空心圆柱体:
在第一空心圆柱体外侧面设置所述第一控流线圈,在第二空心圆柱体外侧面设置所述第二控流线圈,其中,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嵌套在所述第一空心圆柱体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和所述泄能电阻设置在半径小的第一空心圆柱体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心圆柱形保护层,所述空心圆柱形保护层设置在半径大的第二空心圆柱体外侧;所述空心圆柱形保护层的底面存在至少一个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圆柱体、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以及所述空心圆柱形保护层为任一种满足预设绝缘要求的介质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鑫;王建华,未经王鑫;王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01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感型限流电抗器
- 下一篇:用于直流供电系统的防交流电并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