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落差垂直悬岩隧道主动防护双层管棚安全出洞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0150.3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2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馨;曹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14;E21D11/10;E21D9/00;E21D11/15;E21D20/00;E02D17/20;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30035***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落差 垂直 隧道 主动 防护 双层 安全 出洞 方法 | ||
1.一种高落差垂直悬岩隧道主动防护双层管棚安全出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
隧道出洞方法:
步骤一、从隧道出洞口的左下部设置一上坡的平导,所述平导供运输和通风使用;
步骤二,在距离出洞口一定距离处,在洞内增设管棚室,由洞内向洞外施工做管棚,且所述管棚伸出出洞口形成悬臂段;所述管棚采用双层管棚,其中,内层管棚注黄泥浆液,外层管棚注水泥浆液;
在距离出洞口30米处由内向外打完双层管棚后,出洞口轮廓线内外两侧均设置密目网和防护网;
内层管棚悬臂段外侧环向设置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上设钢筋网;外层管棚悬臂段外挂密目网,并环向设置第二钢筋;
内层管棚与外层管棚之间以及管棚外侧均喷射混凝土,管棚外侧混凝土喷成斜坡状;
步骤三,根据设计要求,在隧道内距离所述管棚室第一距离处开始进行控制爆破施工;每循环爆破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爆破掏眼槽、底眼和第一圈辅助眼,第二次爆破辅助眼和周边眼;
步骤四,距离出洞口所述第一距离时,采用非爆破法开挖;
洞口边仰坡主动加固防护方法:
步骤a,对隧道周围的山坡进行加固;
步骤b,对出洞口及出洞口周围进行加固;在出洞口上方的仰坡上打注浆孔,向注浆孔内注膨胀硫铝酸盐水泥浆,对风化裂隙岩层注浆加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落差垂直悬岩隧道主动防护双层管棚安全出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棚室位于隧道洞口设计断面外一米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落差垂直悬岩隧道主动防护双层管棚安全出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斜坡状的混凝土在紧邻岩面的一端混凝土厚度为80~100cm,在自然岩面上先按照等间排距打锚杆,管棚端部外侧混凝土厚度1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落差垂直悬岩隧道主动防护双层管棚安全出洞方法,其特征在于,密目网、防护网、锚杆、钢筋网和管棚悬臂段均埋入喷射的混凝土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落差垂直悬岩隧道主动防护双层管棚安全出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为10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落差垂直悬岩隧道主动防护双层管棚安全出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眼之间的间距为40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落差垂直悬岩隧道主动防护双层管棚安全出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的第二次爆破时,周边眼中采用隔孔装药,不装药的周边眼中装塑料水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落差垂直悬岩隧道主动防护双层管棚安全出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爆破法包括使用破碎锤、破裂机开挖,或者采用静态破碎机胀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落差垂直悬岩隧道主动防护双层管棚安全出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在距离出洞口5米处,先挖导洞,再对导洞进行扩挖达到设计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01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