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0448.4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9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翟应腾;李嘉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63 | 分类号: | G02F1/133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出光侧,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有双折射结构,其中所述双折射结构所在平面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平行,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显示阶段时,在平行于所述双折射结构所在平面,所述双折射结构和所述显示面板发生相对旋转。本申请通过将双折射机构与显示面板设置成相对旋转,从视觉上扩大了显示装置各像素的发光面积,削弱了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存在的纱窗效应,提升了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装置的设计方面不断的追求用户流畅的使用体验,同时,也越来越追求用户的感官体验,例如:广视角、高分辨率、窄边框、高屏占比等性能成为各显示装置的卖点。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通常采用透镜成像方式以扩大人眼的可视视角,但是这种显示装置采用的显示屏的分辨率并不能大幅度提升,从而产生视角分辨率下降,画质变差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黑矩阵(BM)的纱窗效应。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增设阵列排布的微透镜的技术手段,使得光斑面积变大,从而减小像素之间的间距,但使用微透镜制作成本高,还需要与显示器精确对位,工艺难度大,产品良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出光侧,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有双折射结构,其中所述双折射结构所在平面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平行,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显示阶段时,在平行于所述双折射结构所在平面,所述双折射结构和所述显示面板发生相对旋转。
可选的,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双折射结构之间还包括偏光片,所述偏光片所在平面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平行。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多个所述像素经过所述双折射结构后形成多个影像,相邻所述影像在所述双折射结构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重叠。
可选的,每个所述影像的面积大于对应每个所述像素的面积,每个所述影像在所述双折射结构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边缘到对应每个所述像素在所述双折射结构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边缘的最短距离相等。
可选的,所述像素为矩形,所述影像为圆角矩形。
可选的,所述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面积S1、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面积S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面积S3,其中S3S2S1;所述影像包括第一子影像、第二子影像和第三子影像,所述第一子影像、所述第二子影像和所述第三子影像的面积相等。
可选的,在所述显示阶段时所述双折射结构和所述显示面板发生相对旋转,所述相对旋转的转速大于60HZ。
可选的,在显示装置处于显示阶段时所述显示面板固定不动,所述双折射结构保持旋转。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环绕所述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双折射结构外边缘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
可选的,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与所述主动齿轮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环绕所述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设有磁力线圈,所述双折射结构外边缘设有多个电磁铁,相邻两个所述电磁铁的磁极相反。
可选的,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电机与所述磁力线圈相连接,用于向所述磁力线圈提供交流电。
可选的,在显示装置处于显示阶段时所述双折射结构固定不动,所述显示面板保持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04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液晶显示面板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