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假交替单胞菌及其作为益生菌在水产上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0635.2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9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偼;谢国驷;朱开玲;练小军;万晓媛;张庆起;王会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连云港市启明水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1;A61P31/04;A61P31/20;A61P31/14;A23K10/18;A23K50/80;C12R1/01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虾 假交替单胞菌 保藏 益生菌 病原 胰腺 菌株 白斑综合征病毒 中国微生物菌种 水产 微生物中心 病原细菌 发明菌株 饲料投喂 饲料系数 应用效果 拮抗作用 坏死病 坏死 菌种 成活率 应用 水体 细菌 携带 评估 发现 管理 | ||
1.一株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于2018年7月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067;所述菌株是从健康大菱鲆肠道中分离得到的野生假交替单胞菌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交替单胞菌CGMCC No.16067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16srRNA和弧菌溶血素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这些基因具有该菌株的特征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交替单胞菌CGMCC No.16067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具有胞外蛋白酶活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交替单胞菌CGMCC No.16067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以及该菌株的各类产物和/或其产物的改造物,对对虾类不具有致病性,对可引起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细菌具有拮抗作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假交替单胞菌CGMCC No.16067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引起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细菌为携带具有编码PirA和/或PirB毒素的基因的质粒的弧菌属细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交替单胞菌CGMCC No.16067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以及该菌株的各类产物和/或其产物的改造物,对水生动物的病毒和细菌病原具有抗病作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交替单胞菌CGMCC No.16067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生动物病毒和细菌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虾血细胞虹彩病毒、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偷死野田村病毒病、黄头病毒、桃拉综合征病毒神经坏死病毒、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哈维氏弧菌、副溶血弧菌、坎贝氏弧菌、发光杆菌、以及可引起对虾肝胰腺坏死综合征或其他细菌病的虾类病原细菌、爱德华氏菌、鳗弧菌、溶藻弧菌、嗜水气单胞菌。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假交替单胞菌CGMCC No.16067株作为水生动物益生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具有促进水生动物生长的作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可采用口服或浸泡的方式,口服方式中,该菌株在饲料中的添加剂量为104—1011CFU/g,连续投喂14天及以上;浸泡方式中,该菌株在养殖水体中的浓度为104—109CFU/ml,浸泡时间为60min及以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动物为甲壳类、鱼类、两栖类或爬行类动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连云港市启明水产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连云港市启明水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06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