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内部电线短路及避免用电器渗水的电力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0783.4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4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黄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绍兴市上虞区舜兴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绍兴市上虞区供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H02B1/28;H02B1/20;H02B1/56 |
代理公司: | 绍兴上虞诚知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4 | 代理人: | 刘鸿西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内部 电线 短路 避免 用电 渗水 电力 | ||
1.一种防止内部电线短路及避免用电器渗水的电力箱,其结构包括除湿装置(1)、隔离板(2)、密封门(3)、接线器(4)、防雨棚(5)、保护外壳(6)、用电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1)位于隔离板(2)的下方,所述隔离板(2)的右端与用电器(7)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用电器(7)位于保护外壳(6)的内部,所述保护外壳(6)的上端与防雨棚(5)的下端相焊接,所述隔离板(2)的上方设有接线器(4),所述接线器(4)与用电器(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用电器(7)的上端与防雨棚(5)的下端相连接,所述防雨棚(5)的下端与接线器(4)的上端相焊接,所述密封门(3)的背部与保护外壳(6)的正端面相连接,所述保护外壳(6)的内部设有除湿装置(1),所述接线器(4)位于保护外壳(6)的内部;所述除湿装置(1)包括吸水棉(101)、闭合机构(102)、挡板(103)、除湿盒(104)、散热机构(105)、套管机构(106)、密封板(107)、密封箱(108)、油管(109)、驱动箱(110)、受力板(111),所述受力板(111)的上端与吸水棉(101)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吸水棉(101)的下端嵌入安装于驱动箱(110)的上端面,所述驱动箱(110)的内部设有受力板(111),所述挡板(103)的左侧设有闭合机构(102),所述密封板(107)位于密封箱(108)的上方,所述密封板(107)的上端与除湿盒(104)的下端相焊接,所述除湿盒(104)的上方设有挡板(103),所述套管机构(106)的左侧与除湿盒(104)的右侧相连接,所述套管机构(106)的右端与散热机构(105)的左端相连接,所述油管(109)的左端嵌入安装于驱动箱(110)的右端面,所述闭合机构(102)与密封箱(10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驱动箱(110)位于密封箱(108)的左侧;所述吸水棉(101)包括外护套(1011)、渗透孔(1012)、吸水孔(1013)、海绵体(1014)、保持架(1015)、外框架(1016)、支撑块(1017),所述支撑块(1017)的右端嵌入安装于保持架(1015)的左端面,所述外护套(1011)的内部设有海绵体(1014),所述海绵体(1014)与吸水孔(101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框架(1016)环绕分布于外护套(1011)的外圈上,所述支撑块(1017)分布于外框架(1016)的两侧,所述外框架(1016)内部设有海绵体(1014),所述保持架(1015)的左端与外框架(1016)的右端面相焊接,所述海绵体(1014)与渗透孔(101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闭合机构(102)包括压缩弹簧(1021)、转轴(1022)、中心杆(1023)、连接板(1024)、支架(1025)、固定栓(1026)、支撑板(1027)、限位板(1028)、基座(1029),所述固定栓(1026)的右端嵌入安装于支撑板(1027)的左端面,所述支撑板(1027)的左端面与限位板(1028)的右端面相贴合,所述固定栓(1026)的右端面嵌入安装于限位板(1028)的左端面,所述转轴(1022)与连接板(102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板(1024)的下方设有支架(1025),所述支架(1025)的左端与支撑板(1027)的右端面相贴合,所述基座(1029)的内部设有压缩弹簧(1021),所述中心杆(1023)的背部嵌入安装于转轴(1022)中,所述转轴(1022)的左侧设有压缩弹簧(1021),所述固定栓(1026)的右端嵌入安装于支架(1025)的左端面,所述支撑板(1027)与基座(102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套管机构(106)包括限位杆(1061)、滑块(1062)、密封底座(1063)、外圈套管(1064)、连接杆(1065)、滑槽(1066)、内圈套管(1067),所述限位杆(1061)与滑块(106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块(1062)分布于内圈套管(1067)的两侧,所述内圈套管(1067)位于外圈套管(1064)的内部,所述外圈套管(1064)的内部设有滑槽(1066),所述连接杆(1065)的背部嵌入安装于内圈套管(1067)的下端面,所述外圈套管(1064)的左端面与密封底座(1063)的右端面相贴合,所述连接杆(1065)的背部嵌入安装于滑槽(1066),所述密封底座(1063)的上方设有滑块(1062),所述滑块(1062)位于外圈套管(1064)的左侧;所述除湿盒(104)包括吸水孔(1041)、支撑盖板(1042)、吸水仓(1043)、底座(1044)、出水管(1045)、流水槽(1046)、过滤网(1047)、导水孔(1048),所述吸水孔(1041)的下端嵌入安装于支撑盖板(1042)的上端面,所述支撑盖板(1042)位于吸水仓(1043)的上方,所述吸水仓(1043)的下方设有底座(1044),所述底座(1044)与导水孔(104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水孔(1048)的下端与过滤网(1047)的上端相连接,所述过滤网(1047)的下方设有流水槽(1046),所述出水管(1045)位于流水槽(1046)的下方,所述底座(1044)的下端与过滤网(1047)的上端相连接,所述过滤网(1047)的下方设有出水管(1045);所述散热机构(105)包括连接件(1051)、散热板(1052)、锁水板(1053)、流水管(1054)、集水箱(1055)、吸水板(1056),所述吸水板(1056)与锁水板(105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锁水板(1053)的下端嵌入安装于集水箱(1055)的上端面,所述集水箱(1055)的右端与流水管(1054)的左端相焊接,所述集水箱(1055)的上方设有吸水板(1056),所述连接件(1051)的左端与锁水板(1053)的背部相连接,所述锁水板(1053)的背部与散热板(1052)的正端面相焊接,所述散热板(1052)与连接件(105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散热板(1052)位于集水箱(1055)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绍兴市上虞区舜兴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绍兴市上虞区供电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绍兴市上虞区舜兴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绍兴市上虞区供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07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免维护电能质量治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户外箱快捷安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