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水虻幼虫养殖设备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0978.9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4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余常辉;王凤英;郑增豪;谌建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彤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网兜 导流机构 黑水虻幼虫 承接槽 养殖设备 支撑架 养殖架 导流 沥水 管道输送 集中处理 简单经济 倾斜面 撑开 承接 饲料 污水 养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水虻幼虫养殖设备与方法,包括养殖架、导流机构和承接槽,所述养殖架包括支撑架以及养殖网兜,所述养殖网兜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由所述支撑架撑开,所述导流机构设置在所述养殖网兜的下方,所述承接槽设置在所述导流机构的下方,所述导流机构具有倾斜面以承接所述养殖网兜漏下的水并导流至所述承接槽中。上述黑水虻幼虫养殖设备,饲料经过管道输送,可置于养殖网兜上,养殖网兜自动沥水,再接入黑水虻幼虫进行养殖,养殖网兜漏下的水通过导流机构导流至承接槽中,可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简单经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水虻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黑水虻幼虫养殖设备与方法。
背景技术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 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 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
目前,黑水虻养殖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养殖盘或者水泥池进行养殖。管道输 送是黑水虻养殖自动布料的主要手段,管道输送对饲料含水量有一定要求,饲 料水分越大,输送越容易,而水分太少,则容易造成管道堵塞,存在输送速率 低、故障率高的问题。因此,管道输送时一般采用较高的饲料水分含量。采用 养殖盘或者水泥池的方式,饲料水分含量过大时,容易出现幼虫逃离和死亡现 象,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黑水虻幼虫养殖设备与方法,以解决采用传统的 黑水虻幼虫养殖方式饲料水分含量过大时,容易出现幼虫逃离和死亡现象的问 题。
一种黑水虻幼虫养殖设备,包括养殖架、导流机构和承接槽,所述养殖架 包括支撑架以及养殖网兜,所述养殖网兜可拆卸式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并由所 述支撑架撑开,所述导流机构设置在所述养殖网兜的下方,所述承接槽设置在 所述导流机构的出液端,所述导流机构具有导流道以承接所述养殖网兜漏下的 水并导流至所述承接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接槽的槽底设有出水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接槽为聚氯乙烯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机构为板状,所述导流机构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机构的倾斜角度为5°~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多个吊钩,所述养殖网兜挂在 多个所述吊钩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接槽的内侧壁相对所述槽底倾斜设置,且所 述内侧壁与所述槽底的夹角为钝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接槽的内侧壁与所述槽底的夹角为135° ~1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接槽的外侧壁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槽 口朝上设置。
一种黑水虻幼虫养殖方法,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黑水虻幼虫养殖设 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饲料置于所述养殖网兜进行自动沥水;
接入黑水虻幼虫进行养殖。
与现有方案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黑水虻幼虫养殖设备与方法,饲料经过管道输送,可置于养殖网兜上, 养殖网兜自动沥水,防止饲料水分含量过大,再接入黑水虻幼虫进行养殖,养 殖网兜沥下的水通过导流机构导流至承接槽中,可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简单 经济。
另外,采用养殖网兜,其造价低,透气性好,清洗消毒方便。养殖网兜可 拆卸式地连接于支撑架,方便取下养殖网兜及可进行商品虫筛分,极大地节省 养殖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黑水虻幼虫养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09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控蜜蜂采集梨花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养殖送风系统中的可切风风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