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虚拟现实交互的冗余视场全景影像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1414.7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7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靖;邓宝松;张周;郄志鹏;鹿迎;闫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3/40 | 分类号: | G06T3/40;G06T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刘广达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虚拟现实 交互 冗余 视场 全景 影像 构建 方法 | ||
1.一种面向虚拟现实交互的冗余视场全景影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搭建冗余视场的多路影像采集装置,使得在视场角不超过阈值的情况下,任意视线方向的整个视野范围都同时被至少两路原始影像覆盖;
基于所述多路影像采集装置,采用光束平差法配准得到多路原始影像、全景成像平面以及呈现给用户的观察图像平面之间的投影变换关系;
基于所述多路影像采集装置与所述配准所得投影变换关系,基于视线方向与视场角的变化,建立用户视野中所呈现影像内容来源的平滑切换策略,以实现虚拟现实交互;
所述任意视线方向的整个视野范围都同时被至少两路原始影像覆盖的条件为:
θVfi(θf-θV)/2
其中,θf为实体相机的水平视场角,θV为虚拟相机沿水平方向的视场角,θVfi为视线方向与实体相机光轴的在水平方向的夹角;
设用于生成第一人称透视影像的虚拟相机相对于用于生成全景影像的虚拟相机的欧拉角为(β,α,γ),其中β为偏航角,α为俯仰角和γ为滚转角,则所述θV计算如下
其中,θVx与θVy为用于生成第一人称透视影像的虚拟相机的视场角;
所述θVfi计算如下
θVfi=β-βPi
其中,βPi为实体相机光轴相对于用于生成全景影像的虚拟相机光轴的偏航角;
当用户的整个视野范围无法被当前影像内容来源相机所采集原始影像覆盖时,将影像内容来源切换为相邻的另一路原始影像;
采用短时间内蒙太奇渐变的方式进行所述影像内容来源切换;给定以帧数表示的时间窗口tM,在切换过程中,第一人称影像的画面I(x,y;t)随时间t由当前时刻t0到t0+tM的渐变过程表示为
其中,Iinit(x,y;t)与Inext(x,y;t)分别为切换前后原始影像来源经投影变换所得第一人称影像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虚拟现实交互的冗余视场全景影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搭建冗余视场的多路影像采集装置,使得在视场角不超过阈值的情况下,任意视线方向的整个视野范围都同时被至少两路原始影像覆盖,包括:
采用环形分布于水平圆周支架上的四路超广角鱼眼相机进行原始影像的采集;
不同相机之间采用外触发的形式进行帧间同步,确保各路影像之间的时间一致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虚拟现实交互的冗余视场全景影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视场角为13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面向虚拟现实交互的冗余视场全景影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用光束平差法配准得到多路原始影像、全景成像平面以及呈现给用户的观察图像平面之间的投影变换关系,包括:
调用光束平差法,将所有成像参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估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虚拟现实交互的冗余视场全景影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像参数包括相机内外参数与畸变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14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