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锁装置以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1856.1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升;俞国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7/00 | 分类号: | E05B77/00;E05B77/36;E05B81/34;E05B8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装置 以及 具有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锁装置以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门锁装置包括:壳体、臂组件、锁止臂、锁舌以及开启执行机构;臂组件包括动力输入件;锁止臂与壳体枢转连接,锁止臂具有第一锁止部;锁舌与壳体枢转连接,锁舌具有可与第一锁止部锁止配合的第二锁止部,解锁时臂组件适于驱动锁止臂转动以使第一锁止部与第二锁止部脱离配合;开启执行机构与臂组件相连以在臂组件驱动锁止臂转动前锁止或解锁臂组件。由此,使门锁装置的臂组件在接收到错误的解锁信号或者被作动进行解锁时,通过开启执行结构防止锁止臂被解锁,并在门锁装置接收到正确的解锁信号时,解锁臂组件以驱动锁止臂转动,实现解锁,以提高门锁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门锁装置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动门锁装置一般在接收到开启信号后会自动开启。这就导致了,在乘员误操作或者车辆发出错误的开启信号时,门锁装置仍然会自动开启,使门锁装置的使用安全性较低,甚至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门锁开启,对乘员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门锁装置,所述门锁装置的安全性能更高。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门锁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门锁装置包括:壳体、臂组件、锁止臂、锁舌以及开启执行机构;所述臂组件包括动力输入件;所述锁止臂与所述壳体枢转连接,所述锁止臂具有第一锁止部;所述锁舌与所述壳体枢转连接,所述锁舌具有可与所述第一锁止部锁止配合的所述第二锁止部,解锁时所述臂组件适于驱动所述锁止臂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锁止部与所述第二锁止部脱离配合;所述开启执行机构与所述臂组件相连以在所述臂组件驱动所述锁止臂转动前锁止或解锁所述臂组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门锁装置,臂组件可以推动锁止臂转动以使第一锁止部与第二锁止部脱离配合,从而实现门锁装置的解锁,进而设置开启执行机构,以在臂组件推动锁止臂转动之前,通过开启执行机构锁止臂组件以限制臂组件转动或者解锁臂组件以使臂组件可以带动锁止臂转动。
这样,通过设置开启执行机构,从而可以通过开启执行机构限制臂组件以限制锁止臂的转动,从而使门锁装置的臂组件在接收到错误的解锁信号或者被作动进行解锁时,通过开启执行结构防止锁止臂被解锁,并在门锁装置接收到正确的解锁信号时,解锁臂组件以驱动锁止臂转动,实现解锁,以提高门锁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臂组件包括:解锁摇臂,所述解锁摇臂与所述壳体枢转连接,所述解锁摇臂形成为动力输入件,所述解锁摇臂上设置有限位摇臂;所述开启执行机构包括:限位连杆、开启驱动组件,所述限位连杆与所述壳体枢转连接;所述开启驱动组件适于驱动所述限位连杆转动,所述限位连杆可选择地与所述限位摇臂配合以使所述限位连杆锁止或解锁所述限位摇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摇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解锁摇臂上,所述限位摇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限位连杆上设置有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的第二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构造为限位销,所述第二限位部构造为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圆心与所述限位连杆的枢转中心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连杆上还设置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与所述第一弧形槽连通,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圆心与所述解锁摇臂的枢转中心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开启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传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限位连杆相连。
可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蜗杆和蜗轮、传动齿轮和传动齿条,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啮合,所述蜗杆构造为所述动力输入端;所述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涡轮上且与所述涡轮同轴布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所述传动齿条构造为所述动力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18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压裂体积监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