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校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1907.0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9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吴语欣;廖春晖;陈天凯;李隆乾;洪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5/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传感器 空气质量检测 导通装置 双向切换 环境空间 目标环境 切换开关 数据处理 显示系统 参考系 校正 漂移 空气质量数据 检测数据 实时检测 准确度 检测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包括空气传感器、数据处理和显示系统;还包括双向切换导通装置,所述空气传感器设于所述双向切换导通装置内,所述双向切换导通装置由切换通道和切换开关构成,通过调节切换通道和切换开关使空气传感器在不移动的情况下,分别位于参考系环境空间和目标环境空间内,实时检测获取参考系环境空间或目标环境空间的空气质量数据,并传给数据处理和显示系统。本发明能够非常方便的对空气传感器进行校正,从而减少空气传感器漂移对检测数据的影响,提高了空气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质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民众比较关注且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室内污染物主要有甲醛、TVOCs和PM2.5等。随着空气传感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充斥着各类监测空气传感器,这些监测空气传感器能够在监测现场自助采样、监测数据并实时分析。
但是,目前使用的监测空气传感器普通存在着以下问题:1、空气传感器测量数值随着使用时间、热湿环境、电磁等因素的变化极易发生漂移,导致测量的准确性下降。为了减少漂移对测量数值的影响,部分空气传感器需要定期去室外校正,而用户不方便或不会操作,给用户造成不便。2、部分新风或净化段前后安装了不同的空气传感器,而由于不同空气传感器的漂移程度不同,造成通过两者差值来计算的数值的误差可能性大大增大,极大的影响了控制系统对净化效率的判断,造成室内环境控制失调,这个问题目前在建筑实际运行中十分常见。3、市场上监测空气质量的空气传感器都存在这个问题,如甲醛监测空气传感器、TVOCs监测空气传感器、CO2监测空气传感器和PM2.5监测空气传感器等,人们只从提高空气传感器及电路信号模块本身精度出发,缺乏对结合实际环境的建筑室内空气质量运维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空气传感器在产生漂移后校正不方便,导致空气质量检测的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系统,能够对空气传感器进行实时校正,减少空气传感器漂移的影响,从而提高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包括空气传感器、数据处理和显示系统,还包括双向切换导通装置,所述空气传感器设于所述双向切换导通装置内,所述双向切换导通装置由切换通道和切换开关构成,通过调节切换通道和切换开关使空气传感器在不移动的情况下,分别位于参考系环境空间和目标环境空间内,实时检测获取参考系环境空间或目标环境空间的空气质量数据,并传给数据处理和显示系统。本发明能够非常方便的对空气传感器进行校正,从而减少空气传感器漂移对检测数据的影响,提高了空气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的准确度。
进一步,所述双向切换导通装置为具有“工”字形结构的通道,其竖向通道为左右两侧的共用通道,左、右两侧的进、出口风道分别位于参考系环境空间和目标环境空间内,通过打开或关闭左侧或右侧进、出口风道的切换开关实现竖向通道分别与参考系环境空间或目标环境空间连通的切换。
所述切换开关为风门或活动阀门,手动、电动或遥控控制开闭,阀门容易控制,使得整个系统控制方便。所述进、出口风道内设有导风装置。
所述空气传感器通过保护罩设于共用通道的中央,该保护罩由具有抗电磁干扰和防辐射功能的材料制成。
特别地,所述空气传感器为单独污染物空气质量传感器或集成空气质量传感器,该空气质量传感器能够检测的污染物为TVOCs、甲醛、颗粒物、CO2或SO2。空气传感器根据需要选择,能够实现对各种污染物的检测,从而满足更多使用场景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19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