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多元主体利益均衡的电力管线入廊费用分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1929.7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0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姚艳;裴传逊;任娇蓉;许家玉;方建迪;高强;崔勤越;翁秉宇;江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0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管线 费用分摊 多元主体 分摊 管线单位 综合管廊 综合考虑 均衡 最小化算法 比例分摊 承受能力 工程费用 占用空间 最终费用 管廊 离差 直埋 估算 申请 建设 | ||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考虑多元主体利益均衡的电力管线入廊费用分摊方法,包括确定电力管线入廊的费用分摊基础,进行综合管廊建设费用的工程费用估算;基于比例分摊因子进行电力管线入廊费用的分摊;采用多元主体利益均衡的离差最小化算法进行电力管线入廊的费用分摊,得到包括电力管线在内的拟入廊的各管线单位的最终费用分摊结果。通过综合考虑管线的占用空间比例、直埋成本比例、运行效益比例,来进行管线进入综合管廊的入廊费分摊。不仅能较好地兼顾管线单位的自身特点、入廊特点和费用承受能力,还综合考虑了管廊相关主体间不同的利益诉求,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考虑多元主体利益均衡的电力管线入廊费用的分摊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是指在城市地下集中敷设电力、通信、给水、燃气等市政管线,并留有供检修人员行走通道的公共隧道。2016年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进电力管线纳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意见》,鼓励电力管线进入综合管廊(简称“入廊”)。然而,综合管廊作为新兴的准公益性项目,尚处于摸索阶段,各方主体对自身在管廊建设、运营中的角色尚未建立全面的认识。因此需要探索公平合理的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模式,进行电力管线入廊的有偿使用费测算。
现有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费用分摊的研究如比例分摊、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理论等方法,多是从某一角度出发来制定费用分摊对策。比例分摊法虽计算简单、容易理解;但考虑角度单一,方法的合理性较差。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理论考虑了管廊相关主体间的关系,相较于比例分摊法更为合理;但需要比较多的假设条件,且计算复杂。此外,现有的电力管线入廊的费用分摊方法缺乏对入廊的多元主体间利益的多维度考量,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多元主体利益均衡的电力管线入廊费用分摊方法,借助综合考虑管线的占用空间比例、直埋成本比例、运行效益比例,来进行管线进入综合管廊的入廊费分摊,能够能较好地兼顾管线单位的自身特点、入廊特点和费用承受能力,。
方法具体包括:
确定电力管线入廊的费用分摊基础,进行综合管廊建设费用的工程费用估算;
基于比例分摊因子进行电力管线入廊费用的分摊;
采用多元主体利益均衡的离差最小化算法进行电力管线入廊的费用分摊,得到包括电力管线在内的拟入廊的各管线单位的最终费用分摊结果。
可选的,所述基于比例分摊因子进行电力管线入廊费用的分摊,包括:
共有m个管线单位想要进入综合管廊,则第i个管线单位的入廊费的空间比例分摊因子wi1如公式一所示:
式中:δe为政府分摊入廊费的比例,Si为第i类管线在管廊中的有效面积,Sut为管廊通道截面积,Si0为第i类管线的横截面积,Si1为第i类管线所必须的操作空间,操作工件包括各管线单位共享除了管线的有效面积以外的综合管廊空间;
计及资金的时间价值,则第i个管线单位的入廊费的直埋成本分摊因子wi2如公式二所示:
式中:Ri为第i类管线不进入综合管廊的直埋总成本,vij为第i类管线第j年重新敷设的直埋成本,r为工程贴现率,mij为第i类管线第j年重新敷设的年份,ki为第i类管线重新敷设的次数,由第i类管线的直埋使用年限和综合管廊的设计使用年限决定;
确定如公式三所示的单位长度的高压电力架空线路的等效直埋成本R′H表达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1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