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挂式运箱分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2629.0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5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华 |
主分类号: | B61B3/02 | 分类号: | B61B3/02;B66D1/60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721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挂式运箱 分离 系统 | ||
1.一种侧挂式运箱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部、运输部、轿厢部和中控系统;
所述轨道部包括主车轨道梁;所述主车轨道梁顶部设有U型轨道(1);所述主车轨道梁的侧壁上设有走行轨(2);
所述运输部位于所述主车轨道梁的侧面,包括吊装系统、运行系统和悬挂系统;
所述吊装系统包括悬吊梁(3)、转动轮(4)、绳索(5)和吊接部(6);
所述悬吊梁(3)上安装有若干个所述转动轮(4);所述绳索(5)绕置于若干个所述转动轮(4)上;所述吊接部(6)连接在所述绳索(5)的端部;
所述运行系统包括液压调节器(7)和主动运行轮(8);
所述液压调节器(7)安装在所述悬吊梁(3)上;所述主动运行轮(8)安装在所述液压调节器(7)上;所述液压调节器(7)通过伸缩调节主动运行轮(8)与走行轨(2)的相对距离,将主动运行轮(8)卡入在所述走行轨(2)上;
所述悬挂系统包括大梁(9)、横向分配杆(10)、伺服旋转轴(11)、支撑杆(12)和球型悬挂轮(13);
所述大梁(9)固定在所述悬吊梁(3)的外侧壁;所述横向分配杆(10)安装在所述大梁(9)的端部;所述伺服旋转轴(11)安装在所述横向分配杆(10)的中部;两根所述支撑杆(12)的顶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横向分配杆(10)的左右两端,底端伸入在所述U型轨道(1)中;所述球型悬挂轮(13)安装在所述支撑杆(12)的底端,能够在所述U型轨道(1)内进行纵向滑动;
所述支撑杆(12)能够沿所述伺服旋转轴(11)转动,所述伺服旋转轴(11)通过感知轴向剪力进行旋转,旋转后所述支撑杆(12)处于受压状态;
所述轿厢部包括轿厢(15)和吊点平衡系统;
所述轿厢(15)的前后两端均具有磁性;所述轿厢(15)的四个侧面上均设有伸缩门;
所述吊点平衡系统包括转向轮(16)、电机转动轮(17)、平衡索(18)和配重块(19);
所述转向轮(16)安装在所述轿厢(15)内的拐角处,轿厢(15)内每一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一个转向轮(16);
若干个所述电机转动轮(17)安装在所述轿厢(15)内部;
两根所述平衡索(18)均呈矩形状绕置于所述转向轮(16)和所述电机转动轮(17)上,两根平衡索(18)呈十字状分布;
若干个所述配重块(19)固定在所述平衡索(18)上;所述电机转动轮(17)能够转动并带动配重块(19)移动,使轿厢(15)的重心转移;
所述中控系统包括中控器;所述中控器通过单片机与网络连接,能够向运输部和轿厢部输出控制指令;
在所述吊装系统吊装前,所述中控器输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机转动轮(17)转动,所述电机转动轮(17)带动配重块(19)移动,所述轿厢(15)的重心转移,所述中控器输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转动轮(4)转动,所述吊接部(6)向轿厢(15)移动,并与轿厢(15)连接;
在所述吊装系统起吊时,轿厢(15)升高到目标位置,在所述吊装系统起吊完成后,所述中控器输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主动运行轮(8)转动,所述运输部和所述轿厢部沿着主车轨道梁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挂式运箱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系统还包括内置定位器、质量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内部监控系统;
所述内置定位器设置于所述运输部和所述轿厢部内,获取运输部和轿厢部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反馈至所述中控器,通过中控器传输至app程序后台端;
所述质量传感器均布在所述轿厢(15)的底面,将轿厢(15)的底面分割成若干等大的区域,通过将各位置的信号反馈至所述中控器,经过中控器内部计算,获取轿厢(15)内货物或乘客总重及相应重心,根据在轿厢(15)升降时重心所处位置,所述中控器输出控制指令控制电机转动轮(17)转动调节轿厢(15)的重心;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运输部及所述轿厢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各自测量所述运输部和所述轿厢部的加速状态,并将测量的加速度信息输出至所述中控器,所述中控器输出控制指令控制运输部的水平运输速度和轿厢部起吊后的升降速度;
所述内部监控系统通过单片机与网络连接,经过单片机向所述内部监控系统发出内部监控指令和人脸识别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未经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26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