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倾角层状岩体防拒爆爆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3436.7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7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严鹏;刘晓;杨支跃;谭尧升;杨静;高世奎;张伟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3/04 | 分类号: | F42D3/04;F42D1/00;F42D1/08;F42D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李明娅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角 层状 岩体防拒爆 爆破 方法 | ||
1.一种缓倾角层状岩体防拒爆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前期的地质勘查,确定爆区是否存在层状分布的岩体;
步骤2,采用梅花形布孔方式,钻设炮孔,邻排炮孔底部控制于不同岩层面,间隔布置;同时对钻屑、钻灰和钻进速度进行观察并记录,验证地质预报的准确性;
步骤3,通过前期的地质预报及钻孔记录,确定各岩层的分布情况及其相应的厚度,绘制炮孔穿过区域的轴向岩层分布图;
步骤4,根据步骤3中绘制的岩层分布图,在装药的过程中,避免上下两节炸药的连接处处于层状岩体的交界面,将炸药以竹片或PVC塑料板为支撑物与导爆索捆绑在一起,保证上下层药卷接触紧密且处于同一直线上,导爆索长度与炸药分布长度相同,分别在孔口段和孔底段设置两发雷管;
步骤5,采用梅花形或V形起爆方式,在确认起爆网络安全以后,通过雷管进行起爆;
步骤6,爆破完成之后观察爆堆的形态,确定是否存在拒爆的炸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倾角层状岩体防拒爆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倾角层状岩体,为基本水平或存在一定倾角θ的层状岩体,层状岩体倾角根据炮孔直径D和单个药卷长度d来确定,倾角大小控制在±arctan(d/2D)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倾角层状岩体防拒爆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邻排炮孔钻孔的深度差异,在于相邻两排炮孔孔底控制高程应处于不同岩层面,邻排炮孔孔底高程差应控制在50cm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倾角层状岩体防拒爆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轴向岩层分布图是在地质勘查资料的基础上,以钻孔记录进行绘制的,两者处于钻孔前后,用于相互验证岩层分布真实性和准确性;根据大量炮孔钻设过程中钻屑、钻灰的情况,确定层状岩体各层岩体性质,结合钻孔速度v和钻孔耗时t,进而得到层状岩体厚度,以精确绘制岩层分布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倾角层状岩体防拒爆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梅花形起爆是以4个临近炮孔为一组进行联网起爆,4个炮孔呈平行四边形布置,即4孔1响,同一排和相邻排若干组联网炮孔依次起爆,以有效开挖四孔间层状岩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倾角层状岩体防拒爆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V形起爆方式为在单孔起爆后,以V形向外逐排起爆,以有效开挖V形的层状岩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大学;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34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质堤坝爆破拆除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轨变截面尺寸测量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