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芯片适配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4490.3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1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杨;蔡新霞;罗金平;孙帅;刘军涛;邢宇;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28 | 分类号: | G01N27/28;G01N27/30;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纸 第三层 适配体传感器 第一层 反应区 微流控 纸芯片 沟道 工作电极 制备 连通 纳米复合材料 表面修饰 参比电极 自上往下 对电极 过滤膜 适配体 | ||
1.一种纸芯片适配体传感器,包括:
四层滤纸,自上往下依次为第一层滤纸、第二层滤纸、第三层滤纸和第四层滤纸;
微流控沟道(1),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滤纸和第三层滤纸上;
过滤膜(2),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滤纸、第二层滤纸和第三层滤纸上,并与所述微流控沟道(1)连通;
反应区(3),设置在所述第三层滤纸上,并与所述第三层滤纸上的微流控沟道(1)连通;
对电极(4)和参比电极(5),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层滤纸上,并位于所述反应区(3)上方;
工作电极(6),设置在所述第四层滤纸上,并位于所述反应区(3)的下方,其中,所述工作电极(6)表面修饰有纳米复合材料,并固定有适配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芯片适配体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层滤纸的孔隙度为1μm,所述第二层滤纸、第三层滤纸和第四层滤纸的孔隙度为1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芯片适配体传感器,其中,所述对电极(4)的材料为导电炭浆,所述参比电极(5)的材料为导电的银/氯化银浆,所述工作电极(6)的材料为导电炭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芯片适配体传感器,其中,所述对电极(4)和参比电极(5)均为圆弧形,所述工作电极(6)为圆形,所述工作电极(6)的直径为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芯片适配体传感器,其中,所述对电极(4)、参比电极(5)和工作电极(6)的数量为一个及以上,并且所述对电极(4)、参比电极(5)和工作电极(6)之间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芯片适配体传感器,其中,所述适配体为与待检测物质之间亲和力常数最高的适配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芯片适配体传感器,其中,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组成为导电材料、电活性物质和纳米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纸芯片适配体传感器,其中,所述导电材料为多壁碳纳米管、氨基化石墨烯或聚3,4乙烯二样噻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纸芯片适配体传感器,其中,所述电活性物质为硫堇、普鲁士蓝、亚甲基蓝或铁氰化钾。
10.一种纸芯片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预设图案在四层滤纸上制备亲水区和疏水区;
步骤2:在所述亲水区上制备微流控沟道(1)、过滤膜(2)和反应区(3);
步骤3:分别将对电极(4)、参比电极(5)和工作电极(6)印刷在所述疏水区上;
步骤4: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对所述工作电极(6)的表面进行修饰;
步骤5:将与待检测物质之间亲和力常数最高的适配体固定在所述工作电极(6)表面的纳米复合材料上;
步骤6:对所述工作电极(6)表面的活性位点进行封闭;
步骤7:对所述四层滤纸进行集成封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44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