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人机共驾车道保持系统中驾驶权分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4814.3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5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郭烈;夏文旭;孙大川;郑仁成;岳明;王东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30/12 | 分类号: | B60W30/12;B60W50/00;B60W50/14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刘斌 |
地址: | 11602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糊控制 输入参数 驾驶 分配 车道保持系统 车辆控制 辅助驾驶 舒适性 减小 控制权 突变 保证 | ||
1.一种在人机共驾车道保持系统中驾驶权分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S1.由车辆环境感知模块识别出车道线和车辆状态参数;
S2.以车辆状态参数计算车辆左右车轮到车道边界的时间TLC,当TLC小于一定的阈值时向驾驶员发出警告;
S3.将计算出的TLC作为其中一个输入参数,驾驶员实际输入的力矩Td作为另一个输入参数,通过模糊控制确定此时的共驾系数;
S4.在模糊控制不能准确的确定出共驾系数时,对共驾系数进一步调整;
对于步骤S2:
采用纵向TLC的计算方法:
其中DLC为车辆从当前位置行驶至车道边界线过程中车辆经过的距离,Vx是车辆的纵向速度;
假设车辆偏离过程中偏航角不变,则车辆运动轨迹类似于圆曲线,
计算TLC主要是计算车辆偏离车道时运动轨迹的弧AF长度,定义弧AF的长度为dx,由几何基本原理得:
dx=Rx*α
其中:Rx表示车辆运动轨迹的曲率半径,α表示车辆从当前位置运动到车道边界所对应的圆心角,根据圆周运动可得:
式中vx是车辆的纵向速度,ω是车辆的横摆角速度
车辆运动的圆心为点G,左侧车轮的位置为点A,点M为线段GA与车道边界的交点,AM为车轮的位置与车道边界的交点的距离,利用三角形关系可得:
式中:AE表示车辆左前轮到车道线的距离,β表示车辆航向角
式中:W表示车道宽度,y表示左前轮到车道中线的距离
连接圆心点G,交点M和车轮的最终位置F三点,组成△GMF
在△GMF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GM=GA-AM=Rx-AM
由勾股定理及边长之间的关系可得:
根据上列各式可解得α
最终解得:
计算出的TLC均为正值,为了区分车辆向右和向左偏离的不同,定义车辆向右偏离时TLC为正值,向左为负值,驾驶员输入力矩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
1)当TLC≤Ttw,此时应该启动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并通过方向盘震动或者声音提示驾驶员车辆有偏离本车道的趋势,式中Ttw为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启动的阈值;
2)当TLC>Ttw,此时视为车辆在安全行驶,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应该处于关闭状态;
对于步骤S3: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应用于高速的情况,并且车辆向右偏离和向左偏离的情况不同,选择车辆左右车轮到车道边界的时间TLC的基本论域为[-1,1],驾驶员实际输入的力矩Td的基本论域为[-6,6]N.m,共驾系数的基本论域为[0,1],车辆左右车轮到车道边界的时间TLC和驾驶员实际输入的力矩Td模糊子集为{NL,NS,Z,PS,PL},分别代表TLC和驾驶员实际输入的力矩Td的负大、负中、零、正中、正大5个状态,共驾系数的模糊子集为{Z,S,M,L,VL},分别代表共驾系数零、小、中、大、较大5个状态,由于输入变量TLC和驾驶员实际输入的力矩Td的基本论域分别为5个,所以共需定义5*5=25条规则,模糊规则制定的依据是:当驾驶员实际输入的力矩Td较大并且TLC较小时,认为驾驶员在主动操作车辆,则共驾系数应较小或者为零,当TLC为负数,而驾驶员实际输入的力矩Td也为正数即驾驶员没有能及时纠正车辆的偏离,此时认为驾驶员注意力分散,共驾系数为高或者完全由辅助系统控制车辆的横向位移,具体规则见表1:
对于步骤S4: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驾驶员应该具有对车辆的完全控制权,根据车辆当前一些信号判断驾驶员是否有意识地操纵车辆有效:
转向开关信号:若某一侧转向灯开启,则认为驾驶员在有意识地进行换道,通常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较少,若驾驶员主动换道时不打转向灯,发出偏离报警信号,当打开转向灯信号时,共驾系数为0;
车速信号: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一般应用于车辆高速行驶的情况,当车速低于60km/h时关闭车道保持系统,此时共驾系数为0,辅助系统不干预驾驶员的操作;
加速踏板和刹车踏板的变化率:当加速踏板和刹车踏板的变化率超过一定的阈值时,此时认为驾驶员正在有意识地对车辆进行操纵,不触发报警,共驾系数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48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中故障车辆提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 下一篇:用于控制车辆队列行驶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