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烧结炉及其分区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5955.7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2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徐文立;黄徐炯;高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恒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4 | 分类号: | B22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烧结炉 及其 分区 加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烧结炉及其分区加热装置,分区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和与第一框架平行设置的第二框架;第一导电连接块和第三导电连接块分别与第一加热电源的两极电连接,第一导电连接块、第七导电连接块、第二导电连接块、第八导电连接块和第三导电连接块依次通过加热棒连接;第四导电连接块和第五导电连接块分别与第二加热电源的两极电连接,第四导电连接块、第十导电连接块、第六导电连接块、第九导电连接块和第五导电连接块依次通过加热棒连接。压力烧结炉包括上述的分区加热装置。本发明使上下区域的温度可以分别控制,且能有效预防发热体的变形、断裂以及电极打火,安装和维修都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粉末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力烧结炉及其分区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硬质合金烧结是硬质合金生产的关键工序,对产品的最终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主流的硬质合金烧结工艺为加压烧结。
温度分布均匀性对产品烧结工艺非常重要,炉内各处位置的温度偏差越小,产品烧结后的尺寸和物理性质偏差就越小,产品合格率越高,生产效率也就越高。但在加压烧结工艺中,高温高压气氛使气体运动剧烈,其中总体来说高温气体上升,低温气体下降,呈现上部区域温度高,下部区域温度低的现象。
现有的压力烧结炉通常通过一体的石墨发热体进行加热,这种一体式的发热体传导均匀,阻隔性好,但是有如下缺点:
1.由于发热体是一体式的,无法实时调控上下区域的温度,为了达到上下区域温度均匀的目的,本领域常用的方法是预先调节发热体的尺寸来调整电阻值,并用进口保温材保温以确保各区温度差值,该方法不仅不易调节,而且成本较高。
2.石墨发热体受热会发生膨胀,一体式的发热体没有活动余量,不仅容易变形甚至断裂,还会由于频繁地膨胀收缩导致连接松动而产生电极打火。
3.当炉型较大时,一体式的发热体会很长,安装和维修都较困难,且一旦损坏,整体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烧结炉及其分区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上下区域的温度可以分别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区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和与所述第一框架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框架;
所述第一框架包括通过绝缘件依次活动连接的第一导电连接块、第二导电连接块和第三导电连接块,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的下侧设有第四导电连接块,所述第三导电连接块的下侧设有第五导电连接块,所述第四导电连接块与所述第五导电连接块之间设有第六导电连接块,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所述第四导电连接块、所述第六导电连接块、所述第五导电连接块和所述第三导电连接块依次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框架包括通过绝缘件依次活动连接的第七导电连接块、第八导电连接块、第九导电连接块和第十导电连接块;
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和所述第三导电连接块分别与第一加热电源的两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所述第七导电连接块、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所述第八导电连接块和所述第三导电连接块依次通过加热棒连接;
所述第四导电连接块和所述第五导电连接块分别与第二加热电源的两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导电连接块、所述第十导电连接块、所述第六导电连接块、所述第九导电连接块和所述第五导电连接块依次通过加热棒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均为矩形,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和所述第三导电连接块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呈倒U形,所述第四导电连接块、所述第五导电连接块、所述第七导电连接块、所述第八导电连接块、所述第九导电连接块和所述第十导电连接块均呈L形,所述第六导电连接块呈长方形,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所述第三导电连接块、所述第七导电连接块、所述第八导电连接块、所述第九导电连接块和所述第十导电连接块上均设有支撑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恒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恒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59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