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基线干涉仪测向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6170.1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1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尤明懿;陆安南;叶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3/48 | 分类号: | G01S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吴昊 |
地址: | 31403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线 干涉仪 测向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单基线干涉仪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单基线干涉仪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所述信号的频谱;
根据所述信号的频谱获得参与时差估计的每根谱线的信噪比和参与时差估计的每根谱线对应的相位差测量结果;
根据预先获得谱线信噪比与谱线权重系数的对应关系,获得参与时差估计的每根谱线的权重系数;
根据所述参与时差估计的每根谱线的权重系数、相位差测量结果和所述信号的角频率,利用预先建立的时差估计模型,获得所述信号的时差估计值,以根据所述时差估计值获得所述信号的方向,所述时差估计模型为关于相位差变量、权重系数变量和角频率变量的模型;
其中所述时差估计模型为
其中,为时差估计参数,ω=(ω1,...,ωN),ω为角频率变量的矩阵表示,ω1,...,ωN分别表示第1根谱线至第N根谱线对应的角频率变量,Y为相位差变量的矩阵表示,分别表示第1根谱线至第N根谱线提取到相位差变量,分别表示第1根谱线至第N根谱线对应的权重系数变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为其中,wn为第n根谱线的权重系数,SNRn为第n根谱线的信噪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方法获得所述对应关系:
根据预先建立的单基线干涉仪模型获得所述单基线干涉仪模型中两个阵元接收的两路信号,所述两路信号为所述两个阵元接收辐射源辐射出信号谱线中第n根谱线对应的信号成分;
对所述两路信号进行共轭相乘,获得所述共轭相乘结果,所述共轭相乘结果中包括第一相位差计算变量;
根据所述第一相位差计算变量和基于所述单基线干涉仪模型计算得到第二相位差计算变量的差值,得到相位差误差变量;
获得所述相位差误差变量的期望值,所述相位差误差变量平方的期望值和所述相位差误差变量的方差,并通过使所述相位差误差变量的期望值为零,使所述相位差误差变量平方的期望值与所述相位差误差变量的方差相等,获得所述相位差误差变量的均方差与第n根谱线的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根据所述相位差误差变量的均方差与第n根谱线的信噪比之间的关系,获得所述谱线信噪比与谱线的权重系数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差估计值获得所述信号的方向,包括:
根据获得所述信号与所述单基线干涉仪天线视轴的夹角,将所述夹角对应的方向确定为所述信号的方向;
其中,为时差估计值,c为所述信号的传播速度,d为所述单基线干涉仪的测向基线长度,θ为所述信号与所述单基线干涉仪天线视轴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号的频谱获得参与时差估计的每根谱线的信噪比,包括:
根据所述信号采样数据开展Ns点的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所述信号全部谱线的幅度,Ns为快速傅里叶变换点数;
根据所述信号的频谱分布,获得参与时差估计的每根谱线的幅度和所述频谱中无信号部分的多根频谱对应的幅度均值;
根据参与时差估计的每根谱线的幅度与所述幅度均值获得参与时差估计的每根谱线的信噪比估计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61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