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管理方法、系统及织状网络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6869.8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7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洲;周万涛;李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01 | 分类号: | H04L12/801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许小静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管理 方法 系统 网络 处理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管理方法、系统及织状网络处理器,应用于交换网络,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流量管理方法包括:入口节点向出口节点发送的数据总量不超过其分配到的节点信用,且向出口节点发送数据的多个入口节点的节点信用总和不超过出口节点的出口总流量。本发明通过节点信用控制发往织状网络处理器的流量,避免织状网络处理器因流量过大而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流量管理方法、系统及织状网络处理器。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基于以太网报文的通信占主流地位,路由器和以太网织状交换单元等数据通信设备都需要采用芯片的包处理模块对以太网包或IP包(Internet Protocol)进行处理。许多数据网络使用基于织状(Fabric)架构的交换网络来传输数据,例如在超大数据带宽交换处理系统中,每个织状网络处理器(Fabric Network Processor,FNP)为一个节点,织状网络处理器FNP之间通过多个织状交换单元(Fabric Switch Element,FSE)交换数据。在每个节点上,入口流量管理器(Ingress Traffic Manager)决定所有入口流量管理队列(Ingress Traffic Management Queue)是否有资格发送信元到织状交换单元FSE,继而发送到对应的出口流量管理队列(Egress Traffic Management Queue)。
目前,通用的交换网络的流量管理(Traffic Management)方法是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层次化服务质量(Hierarchy Quality of Service,HQoS),入口与出口之间通过流状态信息(Flow Status Message)和信用信息(Credit Message)对虚拟输出队列(Virtual Output Queues,VOQs)进行调度。这种输出队列和业务类型的pull调度模式能够根据端口速率灵活地进行整形(shaping)和调度(scheduling)。
但是,实际应用中存在由于网络系统流量不规则而导致织状网络处理器FNP崩溃的情况。例如,业务盘上电复位或者突然插拔业务芯片的时候,发往某个或某些织状网络处理器FNP的数据包过多,造成上述织状网络处理器FNP因流量过大而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管理方法、系统及织状网络处理器,通过节点信用控制发往织状网络处理器的流量,避免织状网络处理器因流量过大而不能正常工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量管理方法,应用于交换网络;
入口节点向出口节点发送的数据总量不超过其分配到的节点信用,且向所述出口节点发送数据的多个入口节点的节点信用总和不超过出口节点的出口总流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节点信用是网管下发的或者由所述出口节点周期性地重新分配的。
在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每个所述周期中,所述入口节点实时计算节点信用余额,其中,节点信用余额=所述节点信用-已发送的数据数量;当所述节点信用余额达到阈值时,停止向所述出口节点发送数据,以及向外发送节点信用请求。
在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入口节点包括入口流量管理器,入口流量管理器用于配置输出队列和队列信用;
当所述节点信用大于零,队列信用大于或者等于零,且输出队列为非空时,向所述出口节点发送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量管理方法,应用于交换网络;
出口节点周期性地将出口总流量划分为多个节点信用,并一一分配给向其发送数据的多个入口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68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