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药白蛋白纳米粒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8514.2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6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蔡畅;赵燕娜;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42;A61K31/337;A61K31/0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李浩成 |
地址: | 25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蛋白纳米粒 白藜芦醇 紫杉醇 制备工艺 紫杉 储备液 制备 配制 体外细胞毒实验 协同抗肿瘤效果 耐药肿瘤细胞 逆转肿瘤细胞 生物活性物质 抗肿瘤效果 细胞毒作用 抗癌药 毒副作用 快速释放 联合给药 顺序释放 肿瘤细胞 耐药性 白蛋白 包封率 纳米粒 释放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紫杉醇/白藜芦醇白蛋白纳米粒及制备工艺,其步骤如下:(1)配制紫杉醇、白藜芦醇储备液;(2)配制白蛋白储备液;(3)制备双药白蛋白纳米粒。本发明将抗癌药紫杉醇和生物活性物质白藜芦醇联合给药,可以在降低毒副作用的同时提高其抗肿瘤效果;本发明制备的双药白蛋白纳米粒包封率高达99%,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双药白蛋白纳米粒可以顺序释放,白藜芦醇的快速释放有利于抑制P‑gp的作用,避免后续释放的紫杉醇从肿瘤细胞中泵出,从而增加其对耐药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本发明提供的双药白蛋白纳米粒体外细胞毒实验证实可以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实现双药纳米粒中紫杉醇和白藜芦醇的协同抗肿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白蛋白包载双药的纳米粒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癌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一起,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大多数癌症相关死亡是由于转移性肿瘤对化疗的抗性,所以多药耐药性(MDR)被认为是癌症治疗的主要障碍。多药耐药性导致很多癌症的化疗失败,包括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胃肠道癌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尽管多次尝试克服MDR,但耐药性癌症的治疗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医学问题。
治疗耐药性肿瘤的基本策略是联合用药。长期以来,联合治疗被用作几种恶性肿瘤的标准一线治疗,以改善临床结果。已显示抗癌药物的联合治疗诱导了协同药物作用并阻止耐药性的发生。
通过纳米载体共同递送多种抗癌药物是进一步改善联合治疗效果的方法。标准联合治疗的效果受限于药物的不同药代动力学,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对各种药物的不协调摄取并降低其协同抗癌作用。纳米载体可以将几种药物递送到相同的肿瘤细胞,从而促进它们对靶向癌细胞的协同作用。纳米载体会提供相对较高的药物负荷,这可能会抑制癌细胞的药物流出机制,从而增强药物的抗癌作用。此外,由于继发性增强的渗透性和保留(EPR)效应,载药纳米粒可能会在肿瘤部位积聚。
白藜芦醇(RES)和紫杉醇(PTX)分别是植物抗毒素和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癌药。紫杉醇是微管蛋白稳定剂,可阻断微管的正常功能和有丝分裂。而白藜芦醇被验证其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等功效。此外,白藜芦醇也已经被证明具有多药耐药性的肿瘤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将白藜芦醇和紫杉醇共同包埋在白蛋白中,并使用体外抗癌活性评估MDR逆转。选择白蛋白作为纳米载体,是因为白蛋白具有可生物降解性,无毒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纳米医学。牛血清白蛋白(BSA)是循环系统的主要可溶性蛋白质,具有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似的结构,由于其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低成本,通常用作纳米载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药白蛋白纳米粒,其组成包括白蛋白、疏水性药物紫杉醇和白藜芦醇。
优选的,所述的白蛋白是牛血清白蛋白。
优选的,白蛋白和疏水性药物的摩尔比为1:9。
优选的,双药白蛋白纳米粒粒径为100-200nm。
优选的,紫杉醇、白藜芦醇的载药量均在1-5%之间。
优选的,紫杉醇、白藜芦醇的包封率均在99%以上。
优选的,双药白蛋白纳米粒逆转了紫杉醇耐药细胞的耐药性。
一种双药白蛋白纳米粒,其制备工艺联合反溶剂沉淀法和高压均质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白蛋白溶于三次水中,充分溶解;
b.将两种疏水性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中;
c.将步骤b的有机溶剂加到步骤a的白蛋白水溶液中,搅拌10min;
d.将步骤c的溶液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
e.将步骤d的溶液进行高压均质,得到粒径控制在100-200nm的双药白蛋白纳米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8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