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硫氨酸在增敏紫杉醇对乳腺癌治疗效果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8614.5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5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基;阿基业;冯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5/06 | 分类号: | A61K45/06;A61K31/198;A61K31/33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杉醇 甲硫氨酸 乳腺癌 人源乳腺癌细胞 人乳腺癌细胞 抗肿瘤效应 乳腺癌细胞 乳腺癌治疗 化疗疗效 联合给药 临床治疗 杀伤作用 细胞模型 小鼠模型 药效作用 增敏药物 肿瘤细胞 培养基 抗肿瘤 增敏剂 增敏 制备 治疗 应用 补充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合用甲硫氨酸对增强紫杉醇治疗乳腺癌药效的应用。通过人源乳腺癌细胞MCF‑7小鼠模型,分别单独给予紫杉醇、甲硫氨酸以及两者联合给药,发现甲硫氨酸自身无显著抗肿瘤效应,但可显著提高紫杉醇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抗肿瘤药效作用。在MCF‑7细胞模型中,在培养基中额外补充甲硫氨酸可显著增强紫杉醇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本发明所述甲硫氨酸可以用于合用以提高紫杉醇化疗疗效,或与紫杉醇共同制备复方增敏药物,以提高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了一个方便、经济、高效的增敏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肿瘤化疗的增敏药物领域,涉及甲硫氨酸的一种新用途,即甲硫氨酸用于增强紫杉醇治疗乳腺癌药效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作为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所有女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目前的乳腺癌治疗中,化疗仍然是较为有效且被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即利用抗癌药物抑制癌细胞分裂,破坏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化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死亡率并延长寿命。但是,化疗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多药耐药现象、对正常细胞及组织的毒性等,严重影响了临床化疗的治愈率,据估计有相当一部分乳腺癌患者(高达70%)对于当前的化疗方案响应不佳。紫杉醇(Paclitaxel,PTX)是从裸子植物红豆杉的树皮分离提纯的天然次生代谢产物,经临床验证,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因其高效、广谱的特点,紫杉醇从分离至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也是乳腺癌治疗的一线药物。但不可避免地,紫杉醇在临床使用中也存在很多缺陷,致使疗效降低甚至消失。化疗增敏药物是指自身没有(或很小)抗肿瘤作用,但能够显著增强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化合物(或药物)的总称。国内外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研发化疗增敏剂,期望能够提高化疗药物疗效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甲硫氨酸(Methioine)为构成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可作为氨基酸类药物用于临床,可有效改善肝脏、心肌机能,其临床应用效果可靠且安全。目前还没有甲硫氨酸能有效地提高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报道。本发明人研究发现甲硫氨酸可显著增强紫杉醇的抗肿瘤效应。因此,发明人提出,甲硫氨酸与抗肿瘤药物联用可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提高临床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人源乳腺癌细胞MCF-7接种的荷瘤小鼠作为模型动物,通过腹腔注射给予甲硫氨酸联合紫杉醇治疗,测定小鼠肿瘤体积的变化评价甲硫氨酸对紫杉醇的增敏作用,发现甲硫氨酸单用组没有明显的抑瘤作用,紫杉醇单用组呈现出一定的抑瘤作用;与紫杉醇单用相比,紫杉醇与甲硫氨酸联用可显著增强紫杉醇的抗肿瘤药效。此外,本发明以MCF-7为细胞模型,测定细胞存活率评价甲硫氨酸对紫杉醇的增敏作用,发现在培养基中额外补充甲硫氨酸可显著增强紫杉醇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以此为基础,本发明提出甲硫氨酸与紫杉醇联用可应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
附图说明
附图1 MCF-7荷瘤小鼠肿瘤大小与形态照片
附图2 MCF-7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变化曲线
附图3 MCF-7荷瘤小鼠肿瘤重量对比图
附图4 MCF-7细胞存活率
附图1-3中,Control为对照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PTX为紫杉醇单用组(5mg/kg/every 3day,腹腔注射),Methionine为甲硫氨酸补充组(120mg/kg/day,腹腔注射),PTX+Methionine为紫杉醇联合甲硫氨酸组。*P<0.05,**P<0.01vs紫杉醇(PTX)单用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86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