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8668.1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2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刘向哲;王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61 | 分类号: | D06M15/61;D06M13/513;C08G73/06;D06L1/02;D06M10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亚冠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改性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面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性UHMWPE纤维的组成从外到内依次为:PDA涂层、UHMWPE纤维内层。其中,活化PDA涂层由4~8层活化PDA粒子组成,具有稳定疏松多孔结构。活化PDA涂层与UHMWPE纤维存在强烈的非共价键作用;活化PDA涂层中,同层或非同层PDA粒子间通过与硅烷偶联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共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活化PDA涂层结构。本发明利用投入的硅烷偶联剂与多巴胺的摩尔比,控制PDA的粒径,制备出疏松多孔PDA涂层;利用搅拌速率获得厚度适中的PDA层,利用合理投料方法获得稳定的活化PDA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纤维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表面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第三代高性能纤维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度、高模量、抗冲击等优点,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材料。
然而,UHMWPE纤维的表面活性差、表面能低,导致其浸润性差、增强的复合材料界面粘结性差,从而限制了其在复合材料领域广泛应用。因此,研究UHMWPE纤维的表面改性方法,制备表面性能优异的UHMWPE纤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改善UHMWPE 纤维表面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物理法与化学法,其中物理法包括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与化学氧化刻蚀等,化学法包括化学接枝。这些改性方法主要通过增加UHMWPE纤维的比表面积、表面活性基团数以及表面浸润性达到提高粘结性的目的。申请号为 CN10879674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等离子体改善UHMWPE纤维表面性能的方法,发现等离子处理的UHMWPE纤维与EVA间的粘结性能得到有效提高。申请号为 CN102400284A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辐照改善UHMWPE纤维表面性能方法。首先辐照处理UHMWPE无纬布,然后表面接枝带有活性基团的聚合物,纤维表面性能明显改善。申请号为CN107573549A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聚多巴胺(PDA)改性UHMWPE 纤维表面性能的方法。首先用PDA涂覆纤维,然后在PDA层接枝乙二醇二环氧甘油醚与γ-缩水甘油醚,引入环氧基团,改善其粘结性能。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辐照改性纤维表面的方法对设备要求高,而且不易实现连续化生产;化学氧化法需要大量的强酸与强碱,易造成环境污染;而PDA涂覆法存在PDA间(以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作用力不强,PDA易脱落,PDA涂层致密,比表面积小,活性基团少,表面浸润性不理想的缺点。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表面改性UHMWPE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使其具有生产成本低、环保,纤维改性层疏松多孔、结构稳定、表面活性基团含量高、浸润性好,拉伸强度无明显下降的特点,以便扩展UHMWPE纤维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改性UHMWPE纤维,其具有层疏松多孔、孔径可调控、富含活性基团、结构稳定、浸润性优异的特性。
所述改性UHMWPE纤维的组成从外到内依次为:活化聚多巴胺(PDA)表面涂层、UHMWPE纤维内层。其中,活化PDA涂层由4~8层活化PDA粒子组成(每层厚度约为 50-250nm)(化学反应后,活性基团被接枝到PDA粒子上,命名这种粒子为活化PDA粒子),具有稳定疏松多孔结构。活化PDA涂层与UHMWPE纤维通过强烈的非共价键作用粘结;活化PDA涂层中,同层或非同层PDA粒子间通过与硅烷偶联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共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活化PDA涂层结构;
所述的改性UHMWPE纤维中,表面元素C的含量为50~70wt%,O的含量为20~31wt%,N的含量为2~7wt%,Si的含量为7~15wt%,经FTIR检测发现,活性基团与-CH2-的红外吸收峰的面积比为1∶73~1∶50,活化PDA层的质量占UHMWPE纤维总质量的1.3~4.8wt%;
所述的活化PDA层的厚度为800~1000nm,表面孔径大小为100~700nm,BET 表面积为8~30m2/g,表面能为35~60mN/m(表征改性纤维的浸润性能,未改性纤维的表面能为27m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86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