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枝型聚乙烯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8746.8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6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佟丙旭;王暄;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55/02 | 分类号: | C08F255/02;C08F216/14;C07C45/65;C07C49/84;H01B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枝型 聚乙烯绝缘材料 电压稳定剂 聚乙烯 制备 抗氧剂 制备复合材料 交联剂组成 转矩流变仪 析出 化学交联 接枝反应 同步完成 影响材料 交联剂 相容性 共混 交联 应用 | ||
一种接枝型聚乙烯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接枝型聚乙烯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有机电压稳定剂与聚乙烯相容性差、容易析出,影响材料长期使用寿命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接枝型聚乙烯绝缘材料有聚乙烯、接枝型电压稳定剂,含有根据以下式(Ⅰ)的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组成:(Ⅰ)抗氧剂、交联剂组成。本发明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接枝型电压稳定剂制备;二、用转矩流变仪将聚乙烯、接枝型电压稳定剂、抗氧剂、交联剂进行共混,制备复合材料;三、进行化学交联,聚乙烯交联与电压稳定剂接枝反应同步完成。本发明应用于制备接枝型聚乙烯绝缘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乙烯基氧基苯乙酮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被广泛应用于电缆绝缘层。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树枝状放电通道-电树枝,电树枝是聚乙烯绝缘材料最常见的老化方式,严重影响电缆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电树枝通常由绝缘材料内部的杂质和缺陷所引发,随着聚乙烯绝缘材料的生产和加工工艺不断进步,超净材料和无尘加工车间使用使得材料内部的杂质和缺陷得到严格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电树枝的引发和生长。但随着高压及超高压电缆的广泛应用,对电缆绝缘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绝缘材料净化和生产工艺改良以很难显著改善绝缘材料的介电性能。向聚乙烯中添加一定量的无机或有机填料能够提高聚乙烯介电性能。特别是T J Lewis 提出“纳米尺度电介质”的概念后,人们发现氧化铝、氧化镁、二氧化硅等无机纳米粒子可显著提高聚乙烯的击穿场强和电树枝起始电压,抑制电树枝生长速度,但由于纳米材料容易发生团聚,使其在应用中受到限制。
芳香酮类有机电压稳定剂如苯乙酮、苯偶酰等可大幅提高聚乙烯的击穿场强和电树枝起始电压,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捕获高能电子抑制聚乙烯的电老化。但由于其与PE相容性较差,容易迁移,影响电缆使用的长期可靠性。为了克服芳香族衍生物迁移,MarkusJarvid、Harald Wutzel等在苯偶酰、噻吨酮中引入长烷基侧链,增加电压稳定剂与XLPE的相容性,但是这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压稳定剂的迁移问题。张辉等通过理论计算证明苯乙酮无论掺杂和还是接枝到聚乙烯分子链上都能够抑制电树枝的引发和生长。因此,将电压稳定剂接枝到聚乙烯分子链上,制备接枝型聚乙烯绝缘材料便可从根本上抑制电压稳定剂迁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有机电压稳定剂与聚乙烯相容性差、容易析出,影响材料长期使用寿命等技术问题。通过对苯乙酮进行结构修饰,在苯乙酮对位引入一个含有双键基团的侧链,将其与PE共混,在PE化学交联过程中,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将苯乙酮衍生物侧链上的双键打开,实现PE交联与苯乙酮衍生物接枝同步完成,即提高其电树枝抑制能力又能控制电压稳定剂迁移。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对己烯基氧基苯乙酮的合成方法,反应式1为:
将苯乙酮与PE化学交联,接枝反应同步完成。本发明应用于制备接枝型聚乙烯绝缘材料,反应式2为: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中电压稳定剂的结构单元。
图2为制备苯乙酮的化学方程式。
图3为复合材料进行化学交联,聚乙烯交联与电压稳定剂接枝反应同步完成的化学方程式。
具体实施方式
1、 可接枝电压稳定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羟基苯乙酮和相转移剂溶于1,2二氯己烷中,加入50%强碱水溶液,加热回流搅拌一定时间,将1,2二氯己烷溶剂蒸干,获得暗红色固体经石油醚萃取,得对氯己基氧基苯乙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87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