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8935.5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9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於林芬;阳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4;C12M1/00;C12Q1/685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谭雪婷;彭西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清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芯片 | ||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上盖、芯片下层、薄膜、密封垫和密封圈,所述芯片上盖的下表面与所述芯片下层的上表面贴合,所述芯片下层的下表面与所述薄膜的上表面贴合;
所述微流控芯片设置样本储存区、液滴生成区、液滴储存区、液滴检测区和废液储存区,所述样本储存区和所述废液储存区设于所述芯片上盖的下表面,所述液滴生成区、所述液滴储存区和所述液滴检测区设于所述芯片下层的下表面,所述样本储存区与所述液滴生成区、所述液滴生成区与所述液滴储存区、所述液滴储存区与所述液滴检测区、所述液滴检测区与所述废液储存区均是通过微通道或微孔连通;
所述液滴储存区设有液滴储存池,所述液滴储存池的上端呈尖角状;所述液滴生成区包括生成连续相入口、与所述生成连续相入口连通的生成连续相通道、样本相入口、以及与所述样本相入口连通的样本相通道,其中,所述生成连续相入口与所述密封垫的生成连续相注入孔连通;所述样本通道连接至少一个样本相分支通道,所述样本相分支通道通过喇叭口连接所述液滴储存池;所述生成连续相通道设有生成连续相过滤区,所述样本相通道设有样本过滤区;
所述样本储存区包括加样微通道、样本储存池以及样本出口,所述样本储存池的下端呈倾斜状;所述样本出口设于所述样本储存池的底端尖角处,所述样本出口与液滴生成区的所述样本入口连通;
加样时,所述微流控芯片水平放置;生成液滴、PCR反应、液滴检测时所述微流控芯片竖直或倾斜放置,且所述液滴生成区位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的下端,所述废液储存区位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的上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上盖设有穿透芯片上盖上表面和芯片上盖下表面的样本注入孔、密封垫安装孔、排气孔和窗口;所述芯片上盖上表面设有加样柱,所述样本注入孔设于所述加样柱的中心;所述芯片上盖下表面设有加样微通道、样本储存池、排气通道和废液储存池,所述加样微通道连接样本注入孔和样本储存池,所述排气通道连接所述废液储存池和所述排气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对称地间隔设有生成连续相注入孔和检测连续相注入孔,所述生成连续相注入孔和所述检测连续相注入孔之间由连接段连接,所述密封垫的左右两端为生成连续相注入孔;所述生成连续相注入孔和所述检测连续相注入孔的上下两端设有第一密封环;
所述密封圈包括由连接段连接的圆环,所述圆环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单圈或多圈第二密封环,所述圆环的内壁套设在所述加样柱上;
所述薄膜的厚度小于1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相过滤区和所述生成连续相过滤区均密布有微柱,所述微柱之间的距离为10~100微米;
所述喇叭口是两侧对称开口的“”形或者是单斜边开口的“∠”形,所述喇叭口角度为5°~120°;
所述样本相分支通道的数量为1~40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滴储存池的深度大于或等于2倍的喇叭口的深度,且所述液滴储存池的深度大于或等于2倍的样本相分支通道的深度,所述喇叭口的深度与所述样本相分支通道的深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相分支通道的宽度与深度比大于或等于1,所述样本相分支通道的宽度为10~200微米,所述样本相分支通道的深度为2~100微米,所述液滴储存池的深度大于50微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滴检测区包括检测连续相入口、与所述检测连续相入口连通的检测连续相通道、液滴入口、与所述液滴入口连通的液滴通道、检测通道,其中,
所述检测连续相入口与密封垫的检测连续相注入孔连通;
所述检测连续相通道设有检测连续相过滤区,所述检测连续相过滤区密布有微柱,所述微柱之间的距离为10~100微米;
所述检测连续相通道与所述液滴通道交汇后连接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与废液通道连通,所述废液通道连接废液出口;
所述检测通道的宽度为1~1.5倍的液滴直径,所述检测通道的深度为1~1.5倍的液滴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89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发酵罐
- 下一篇:一种研磨式螺旋藻破壁装置及其破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