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低压铸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9863.6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4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崔洪峰;董彦武;刘双勇;宋立杰;鲁德谦;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信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岳秀梅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型 铸造工艺 初始压力 升液管 保压 升液 铝合金轮毂 铝合金铸造 冷却阶段 冷却空气 炉膛压力 生产效率 使用寿命 新型低压 铸造充型 加热棒 补缩 护管 结渣 铝液 内壁 热偶 泄压 铸件 节能 节约 能源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效、节能、成本低的批量生产铝合金轮毂的铸造工艺。铸造充型包括升液阶段、充型阶段、补缩阶段、保压阶段和泄压冷却阶段;新型铸造工艺充型方法在第一次保压阶段结束后,设定一个升液阶段的初始压力基础值;该初始压力基础值,在数值上等于前一次的炉膛压力基础值与铸件每次用去铝液的补偿值之和。该新型铸造工艺充型方法,可缩短充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升液管内壁结渣,提升产品质量;减少充型中冷却空气用量,节约能源;延长升液管、加热棒和热偶护管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端智能制造和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轮毂制造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效、节能、成本低的批量生产铝合金轮毂的铸造工艺充型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汽车轻量化、降低油耗的要求日益迫切,铝合金轮毂在汽车上的应用,正越来越大众化。质量更轻、外形美观、散热性好的铝合金轮毂已经逐渐成为现在汽车行业各大主机厂的配套首选。铝合金轮毂可以通过铸造、锻造、冲压和旋压等多种工艺制作。目前,低压铸造是铝合金轮毂最主要的生产方式,低压铸造因其铸件组织致密、缺陷少,以及铝液回收利用率高等优势,一直成为铝合金轮毂铸造行业的首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将铝合金压铸材料产品作为新型金属功能材料,列入新材料产业,成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但是,随着铝合金轮毂市场的日渐饱和,如何在保证铝合金轮毂品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是各主机厂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传统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工艺充型方法,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低压机铸造现场工作经验,提出一种新型低压铸造工艺充型方法,用以进一步提高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工艺的生产效率,并进一步降低了制作成本。
本发明完整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新型低压铸造工艺,包括多个生产循环,各生产循环至少包括升液阶段、充型阶段、补缩阶段、保压阶段和泄压冷却阶段;所述的多个生产循环至少包括第一生产循环和第二生产循环,其特征在于,
第一生产循环包括升液阶段、充型阶段、补缩阶段、保压阶段和泄压冷却阶段;所述升液阶段采用升液压力使铝液沿升液管上升,所述充型阶段采用充型压力使铝液充满铸型,所述补缩阶段采用补缩压力使铝液在压力下补缩,所述保压阶段采用保压压力使铝液在压力下凝固,所述泄压冷却阶段使压力值下降,但保持一定的升液阶段的初始压力基础值,即在泄压冷却阶段,炉膛压力保持一定压力基础值。
第二生产循环包括升液阶段、充型阶段、补缩阶段、保压阶段和泄压冷却阶段;所述升液阶段在第一生产循环泄压冷却阶段采用的初始压力基础值基础上升压,并达到升液压力,使铝液沿升液管上升;所述泄压冷却阶段使压力值下降,但保持在第二压力基础值。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生产循环,第三生产循环包括升液阶段、充型阶段、补缩阶段、保压阶段和泄压冷却阶段;所述升液阶段在第二生产循环泄压冷却阶段采用的第二压力基础值基础上升压,并达到升液压力,使铝液沿升液管上升;所述泄压冷却阶段使压力值下降,但保持在第三压力基础值。
优选的,还包括第N个生产循环,第N个生产循环包括升液阶段、充型阶段、补缩阶段、保压阶段和泄压冷却阶段;所述升液阶段在第N-1生产循环泄压冷却阶段采用的第N-1压力基础值基础上升压,并达到升液压力,使铝液沿升液管上升;所述泄压冷却阶段使压力值下降,但保持在第N压力基础值。
优选的,所述的N为正整数,且N>3。
优选的,所述第N压力基础值=第N-1压力基础值+Δ补偿值;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信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信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9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