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匹配显示设备的显示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9995.9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9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行洲;闵俊杰;莫艳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知轮(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4 | 分类号: | H04W4/44;H04W4/46;H04W4/38;H04L29/08;B60C2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董世博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匹配 显示 设备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匹配显示设备的显示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后台服务器接收第一显示器的车‑显配置信息,根据第一显示器的车‑显配置信息查询设备管理列表,得到第一车辆搭载的第一终端的终端ID;后台服务器根据第一显示器的显示器ID和第一终端的终端ID生成终端配置信息,并将终端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接收车辆传感检测数据并进行处理,生成报文并进行广播;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显示器ID;第一显示器侦听全频段的广播报文,对侦听到的报文的报文头进行解析,确定解析得到的数据是否与第一显示器的显示器ID相匹配;当匹配成功时,第一显示器对监听到的报文进行校验、解析,并对解析得到的车辆传感检测数据的待显示数据进行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匹配显示设备的显示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物流行业也随之变得更加活跃,从安全性、时效性、可控性等方面对物流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物流运输车辆最为主流的是主挂分离的运输车,由牵引车和挂车组成,这种车辆作为物流行业的重中之重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因其车辆构成的特殊性,也给安全和运营管理方面带来了很多挑战。尤其是对于车辆运行状态以及车辆轮胎在车辆运行中的状态监控,是每一个物流运输人员都非常关切的,这直接关系到车辆运输安全。
为解决该问题,业内提出了采用在驾驶舱加装显示器的解决方式,通过信号线传输获得轮胎的监测数据并显示。但对于牵引车和挂车,往往采用两个不同的显示器分别显示,给驾驶员造成了很大不便,并且,由于挂车距离驾驶舱远且轮胎多,通过有线传输的方式也难以实现。而且,显示数据只有驾驶舱内的驾驶员能够看到,物流运输公司无法进行上述数据的监控,更谈不上数据的可追溯性。
此外,因为物流运输车辆的工作时长比一般车辆更长,车载设备损坏、老化更为严重,显示器损坏更换也时有发生,每次都需要维修人员现场进行更换,对于显示器这一设备的管理完全依赖人工记录,对于运营管理来说,该项的成本支出和设备管控都是无法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匹配显示设备的显示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能够应用于运输管理中,通过接收机采集车辆传感检测数据,由终端生成报文进行广播,显示器通过报文头加载的显示器ID确定是否是发送给本显示器显示的信息,从而实现显示器对终端发送报文的自匹配。通过该方法,仅需对显示器和车辆绑定关系设置即可实现显示器正确接收车载终端的数据传输、显示,并能方便的实现显示器的绑定和解绑,为运输管理和安全监控提供了准确、及时、有效的保障。
有鉴于此,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匹配显示设备的显示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后台服务器接收第一显示器的车-显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显示器的车-显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显示器的显示器ID和安装所述第一显示器的第一车辆的车辆ID;
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器的车-显配置信息查询设备管理列表,得到所述第一车辆搭载的第一终端的终端ID;
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器的显示器ID和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ID生成终端配置信息,并将所述终端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终端配置信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显示器的显示器ID,记录在所述第一终端的配置数据中;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接收机采集的车辆传感检测数据,对所述车辆传感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报文并进行广播;所述车辆传感检测数据包括: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数据和/或轮胎磨损度检测数据;所述报文的报文头包括第一显示器的显示器ID的信息;
所述第一显示器侦听全频段的广播报文,对侦听到的报文的报文头进行解析,确定解析得到的数据是否与所述第一显示器的显示器ID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知轮(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知轮(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99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