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耐盐植物进行海滨盐碱沙地生态复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0426.6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7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詹福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万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2/10;A01G17/00;A01G22/60;A01G24/12;A01G25/02;C05F15/00;C05F17/20;C05G3/80 |
代理公司: | 厦门纳益维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73 | 代理人: | 陈菊珍;陈剑聪 |
地址: | 361012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植物 进行 海滨 盐碱 沙地 生态 方法 | ||
1.一种利用耐盐植物进行海滨盐碱沙地生态复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建筑废弃物或砖渣用勾机夯碎均匀并摊铺于土壤底层,然后在土壤底层铺设一层粗海沙;粗海沙铺设的厚度为10-13cm;
S2、在粗海沙的上方铺设两层无纺布,以形成盐分反渗层,再将细海沙、园林固体废弃物发酵粉碎料、有机肥、农田抗旱保水剂和红壤土按照38.5%、15%、16%、0.5%、30%的质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回填于盐分反渗层上部,形成盐碱沙地改良层;有机肥由重量组分为18-23份的稻壳、30-38份的禽畜粪便、10-15份的沼渣和6-10份的蘑菇土混合均匀后进行好氧发酵腐熟而成;
S3、在盐碱沙地改良层上部开沟并铺设灌溉管网,在乔木种植区设立高4m的支撑架,并架设微喷头,微喷头在两排乔木的中间设置,相邻两个微喷头间隔3.5m;在灌木种植区立高1m的支撑,架设微喷头,微喷头在两行灌木中间设置,铺设1排微喷头,相邻两个微喷头间隔1.5m;然后在林间的空余绿地设置相邻间隔为1m的微喷头;在进水口处加装定时灌溉装置,完成微喷滴灌驱盐退盐装置系统;
S4、在改良绿地的靠海侧,种植经大嶝岛实地盐碱驯化两年的黄槿假植苗,种植按行列错位种植,每株树的行间距按3.5m*3.5m,种植3排,成为防盐雾、防风的背景林带及防风林带,种植穴宽80cm*深60cm,深植覆土;
S5、靠道路一侧,种植经大嶝岛实地盐碱驯化一年的红花夹竹桃假植苗,种植按行列错位种植,每株树的行间距按1.5m,种植2排,做为道路开花灌木景观带使用,种植穴宽50cm,深40cm,深植覆土;
S6、在林下的绿地剪取滨海野外收集的孪花蟛蜞菊,每根茎段留取长度50-55cm,在盐碱沙地改良层中开深沟扦插种植,深沟宽20cm,深15cm,孪花蟛蜞菊插条每束3根,在中间处对折,深栽覆土;
S7、然后将田菁种子和细海沙按质量比1:1混合,并撒播于种植孪花蟛蜞菊的盐碱沙地改良层上,覆盖绿网,2周后田菁发芽,孪花蟛蜞菊长芽后揭去绿网,每天利用定量定时浇灌系统喷洒叶面和绿地,保水保湿,1个月后,可转为粗放管养,每周开启1次微喷系统喷洒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耐盐植物进行海滨盐碱沙地生态复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黄槿假植苗的胸径∮为12-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耐盐植物进行海滨盐碱沙地生态复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红花夹竹桃假植苗的规格为高度1.2m,冠幅0.8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耐盐植物进行海滨盐碱沙地生态复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孪花蟛蜞菊插条的种植密度为25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耐盐植物进行海滨盐碱沙地生态复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绿地浇水的频率为2-4次/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万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万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04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缓解土壤盐渍化的秸秆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