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催化CFC-113a加氢偶联反应的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0603.0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2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唐浩东;徐玉萍;邹超煜;韩文锋;李瑛;刘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2 | 分类号: | B01J27/22;C07C17/269;C07C2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催化 cfc 113 加氢 反应 金属 碳化物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在催化CFC-113a加氢偶联反应制备CFC-1336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碳化物催化剂主要由碳化铁、碳化镍、碳化钌、碳化钯、碳化钴中的至少一种组成;所述的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在催化CFC-113a加氢偶联反应制备CFC-1336中的应用中,反应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进行,CFC-113a和H2的进料体积比为1:3-5,反应温度为200-400℃,气体空速为100-10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在催化CFC-113a加氢偶联反应制备CFC-1336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制备方法为:过渡金属盐与有机酸水溶液以1:1-10的摩尔比在玛瑙研钵中研磨成粘稠状液体,过渡金属盐为铁盐、镍盐、钌盐、钯盐或钴盐,然后将所述粘稠状液体转移至100-20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除去水分及预碳化,再转移至马弗炉中,在含碳气氛且200-500℃温度下煅烧1-10小时,即制得所述金属碳化物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在催化CFC-113a加氢偶联反应制备CFC-1336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气氛的气体为含碳气体与稀释气的混合气,所述含碳气体为CO、CH4、CO2、乙烷、丙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稀释气为N2、H2或Ar;所述含碳气体与稀释气的混合气中,稀释气的体积含量为0-95%;所述有机酸为草酸、甲酸、丙酸、柠檬酸、羟基乙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在催化CFC-113a加氢偶联反应制备CFC-1336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碳化物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还添加有助剂,以过渡金属盐、有机酸与助剂的质量之和为原料总量计,助剂的添加量在0.05-15 wt %之间;所述助剂为K盐、Mn盐、Cu盐、Zr盐、Cs盐、Ir盐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在催化CFC-113a加氢偶联反应制备CFC-1336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碳化物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还添加有含氮助剂,以过渡金属盐、有机酸与含氮助剂的质量之和为原料总量计,含氮助剂的添加量在0-10wt%之间;所述含氮助剂为尿素或三聚氰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在催化CFC-113a加氢偶联反应制备CFC-1336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过渡金属盐与糖类有机物以1:0.5-50的摩尔比混合溶解在水中,过渡金属盐为铁盐、镍盐、钌盐、钯盐或钴盐,然后在110-13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除去水分,再于160-200℃恒温干燥箱中预碳化0.5~5h,最后转移至马弗炉中在500-900℃惰性气氛下焙烧1-10小时,即制得所述金属碳化物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在催化CFC-113a加氢偶联反应制备CFC-1336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类有机物为蔗糖、葡萄糖、果糖、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惰性气氛的气体为N2或Ar。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在催化CFC-113a加氢偶联反应制备CFC-1336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碳化物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还添加有助剂,以过渡金属盐、糖类有机物与助剂的质量之和为原料总量计,助剂的添加量在0.05-15 wt %之间;所述助剂为K盐、Mn盐、Cu盐、Zr盐、Cs盐、Ir盐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在催化CFC-113a加氢偶联反应制备CFC-1336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碳化物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还添加有含氮助剂,以过渡金属盐、糖类有机物与含氮助剂的质量之和为原料总量计,含氮助剂的添加量在0-10wt %之间;所述含氮助剂为尿素或三聚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06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