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半导体薄膜真空气相沉积生产的分段破空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0889.2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寿;夏申江;傅干华;殷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56 | 分类号: | C23C14/56;C23C14/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沈金美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半导体 薄膜 空气 沉积 生产 分段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半导体薄膜真空气相沉积生产的分段破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基板(9)移动方向先后设置的薄膜沉积区(3)、缓冲过渡区(4)、以及慢冷区(5),所述薄膜沉积区(3)、缓冲过渡区(4)、以及慢冷区(5)都为真空腔室,所述慢冷区(5)内的真空度比薄膜沉积区(3)内的真空度低10倍以上,所述缓冲过渡区(4)内设置有用于移送基板(9)的传送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破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慢冷区(5)内的真空度比薄膜沉积区(3)内的真空度低40-60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段破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薄膜沉积区(3)内沉积在基板(9)上的半导体材料为碲化镉;所述薄膜沉积区(3)的真空度为20Pa,所述慢冷区(5)的真空度为1000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破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8)在缓冲过渡区(4)内移送基板(9)的移送速度为10-30m/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破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过渡区(4)中设有连通薄膜沉积区(3)和缓冲过渡区(4)的进口部(41)、连通缓冲过渡区(4)和慢冷区(5)的出口部(42)、设置在进口部(41)处且可开闭进口部(41)的进口端门阀、以及设在出口部(42)处且可开闭出口部(42)的出口端门阀,所述传送机构(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进口部(41)和出口部(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段破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缓冲过渡区(4)相通的真空系统(7);当所述进口端门阀和出口端门阀都关闭时,所述真空系统(7)开启,使缓冲过渡区(4)内具有与薄膜沉积区(3)相同的真空度;当所述进口端门阀开启、或所述出口端门阀开启时,所述真空系统(7)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段破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系统(7)为一套单独的真空泵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分段破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8)包括多个设置缓冲过渡区(4)内的传送辊道(81),多个传送辊道(81)沿基板(9)的移送方向先后排布,每个传送辊道(81)沿垂直于基板(9)的移送方向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破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口室(1)、预热区(2)和出口室(6),所述进口室(1)、预热区(2)、薄膜沉积区(3)、缓冲过渡区(4)、慢冷区(5)、以及出口室(6)沿基板(9)移动方向先后设置,所述预热区(2)内的真空度与薄膜沉积区(3)内的真空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段破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区(2)和缓冲过渡区(4)共用一套真空系统(7)。
11.一种用于半导体薄膜真空气相沉积生产的分段破空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分段破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破空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清洗基板(9);
S2、预热基板(9),待基板(9)温度达到设定的预热温度后,基板(9)进入薄膜沉积区(3)内;
S3、在薄膜沉积区(3)内使基板(9)的表面沉积有半导体薄膜;
S4、沉积有半导体薄膜的基板(9)从薄膜沉积区(3)移动至缓冲过渡区(4)中,缓冲过渡区(4)内的传送机构(8)将基板(9)向慢冷区(5)移送;当基板(9)从薄膜沉积区(3)进入缓冲过渡区(4)时,薄膜沉积区(3)和缓冲过渡区(4)之间相通、缓冲过渡区(4)与慢冷区(5)之间无连通;当基板(9)从缓冲过渡区(4)移动至慢冷区(5)时,薄膜沉积区(3)和缓冲过渡区(4)之间无连通、缓冲过渡区(4)与慢冷区(5)之间相通;
S5、基板(9)全部进入慢冷区(5),待基板(9)温度下降到设定的预冷温度后,基板(9)破空离开分段破空装置中的真空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08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酸氨柔比星中间体化合物I
- 下一篇:防止内容物窜动的高压密封舱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