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络筒机管纱输送线的多品种管纱处理装置及输送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1235.1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6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粮;陈山;赵为勇;徐稳根;查向明;石东;缪霁昀;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0 | 分类号: | B65H54/20;B65H54/02;B65H63/00 |
代理公司: | 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 32284 | 代理人: | 许峰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络筒机 管纱 输送 品种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络筒机管纱输送线的多品种管纱处理装置及输送线,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品种管纱,使得各品种管纱进入对应品种区域的输送区域中,实现相同品种的管纱投喂到相对应的纱库中,使得一台络筒机能同时处理多个品种的管纱。所述多品种管纱处理装置包括基体,以及连接在基体上的第一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识别装置和第一变道装置;第一识别装置用于识别第一输送通道上的管纱品种;第一变道装置用于将第一识别装置识别出的管纱变道至对应品种的第二输送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纱处理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络筒机管纱输送线的多品种管纱处理装置及输送线。
背景技术
现有络筒机为纱库式络筒。一台络筒机有几十个纱库。人工给纱库投喂管纱时,一般一台络筒机都投喂同一个品种的管纱。如果要投喂多个品种的管纱时,需要人工分类投放,并且记住所有纱库投喂管纱的品种,在继续投喂时不能出差错。此方式可靠性很低。针对此类络筒机做的改造设备,用输送线将纱棒输送至每个纱库对应的位置上,再由机械手抓取投喂到对应的纱库里,但是此设备的输送线无法区分处理不同品种的管纱,所以络筒机只能处理一个品种的管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络筒机管纱输送线的多品种管纱处理装置及输送线,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品种管纱,使得各品种管纱进入对应品种区域的输送区域中,实现相同品种的管纱投喂到相对应的纱库中,使得一台络筒机能同时处理多个品种的管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络筒机托盘输送线的多品种管纱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基体,以及连接在基体上的第一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识别装置和第一变道装置;第一识别装置用于识别第一输送通道上的管纱品种;第一变道装置用于将第一识别装置识别出的管纱变道至对应品种的第二输送通道。
作为优选例,所述第一识别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一采集装置;第一采集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和第一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和第一变道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用于络筒机托盘输送线的多品种管纱处理装置,还包括连接在基体上的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第二识别装置和第二变道装置;所述第二识别装置用于识别位于第二输送通道上的托盘上是否有纱管;所述第二变道装置用于将第二识别装置识别的含有纱管的托盘变道至第一输送通道。
作为优选例,所述第二识别装置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第二采集装置;第二采集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和第二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和第二变道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作为优选例,所述基体呈龙门架式。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络筒机的托盘输送线,所述托盘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和多品种管纱处理装置;所述多品种管纱处理装置包括基体,以及连接在基体上的第一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识别装置和第一变道装置,第一识别装置用于识别第一输送通道上的管纱品种;第一变道装置用于将第一识别装置识别出的管纱变道至对应品种的第二输送通道;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和第二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相反,且第一输送通道的终端和第二输送通道的始端连通;基体位于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上方。
作为优选例,所述多品种管纱处理装置还包括连接在基体上的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第二识别装置和第二变道装置;所述第二识别装置用于识别位于第二输送通道上的托盘上是否有纱管;所述第二变道装置用于将第二识别装置识别的含有纱管的托盘变道至第一输送通道。
作为优选例,所述托盘输送线中,设有n个管纱品种区域,所述多品种管纱处理装置为n-1个;相邻两个管纱品种区域之间设有多品种管纱处理装置;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作为优选例,沿所述第二输送通道输送方向,每个多品种管纱处理装置位于对应品种区域,且靠近对应品种区域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12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除管纱尾纱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柔性连接装置、测量系统及光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