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绿化栽培容器制备用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1523.7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4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枫;汪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翠箓科技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A01G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栽培容器 制备 立体绿化 组合物制备 粉煤灰 胶凝材料 绿色环保 模具成型 耐久性能 有机材料 观赏性 铝酸盐 外加剂 硅灰 抗折 矿粉 养护 纤维 节能 申请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绿化栽培容器制备用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其成分包括铝酸盐胶凝材料、粉煤灰、硅灰、矿粉、有机材料、外加剂、纤维以及水。采用该组合物制备栽培容器的方法,包括搅拌、模具成型和养护等步骤。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立体绿化栽培容器,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和维护简单的优点,解决了传统栽培容器耐久性能差、观赏性不足、自重过大、抗折抗压强度不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绿化栽培容器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绿化栽培容器制备用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脚步日益加快,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压力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直接导致城市建筑密度越来越高,而绿地规模越来越小,建筑能耗增大,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不断被破坏。
基于这种现状,建筑由横向发展转化为纵向发展,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逐渐成为趋势。虽然建筑物的高层化在某种程度上能起到缓解建筑过密的情况,但是在高层建筑物内部,人们活动的总量、人工排热量以及能耗是一个庞大的数目。如果考虑排热量和高层建筑内人数的平衡,需要投资规模相当大的绿地。而城市建筑群中的空间相当有限,绿化带的占地面积较小或者无法扩展,这就产生了城市中热岛现象、城市空气污染现象、噪音污染现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除此之外,城市绿化带与中心绿地一般距离居民住所较远,受益人群尤其是老人、小孩和康复人群需要经过长时间行走后才可以达到绿化带与中心绿地。以上问题日益严重,都亟待解决。
就我国国情来说,土地资源稀缺,大规模投资绿地的方法不能实现,因此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从建筑占地中夺回绿化用地。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需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绿色植物作为自然环境的代表,生态效应、视觉感受和人文景观渗透,自古以来就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将建筑与植物融为一体的立体绿化作为新型的绿化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降低太阳辐射、美化城市、净化空气等方面的可以起到良好作用。目前,传统的立体绿化栽培容器以水泥砂浆为制造材料,使植物根部与环境隔离,有较高的强度,但是过于笨重,且很容易受环境影响而产生裂缝等质量缺陷,且采用常规水泥这些材料一般都很难达到《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也有以苯板为制造材料的,但是强度不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绿化栽培容器制备用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使其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和维护简单的优点,以便解决传统栽培容器保温性能差、观赏性不足、自重过大、抗折抗压强度不够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立体绿化栽培容器制备用的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铝酸盐胶凝材料70-100份、粉煤灰0-60份、硅灰0-40份、矿粉0-50份、有机材料0-30份、外加剂0-10份、纤维0-5份以及水20-40份。
作为优选方案来说,包括如下组分:酸盐胶凝材料85-90份、粉煤灰5-10份、硅灰0-5份、矿粉0-5份、有机材料5-15份、外加剂0.5-1.5份、纤维0.5-1.5份以及水20-40份。
作为优选方案来说,包括如下组分:酸盐胶凝材料85份、粉煤灰10份、硅灰5份、有机材料10-11份、外加剂0.5份、纤维1.25份以及水23份。
进一步,所述有机材料为乳液或树脂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乳液为聚丙烯酸酯乳液、苯丙乳液、聚乙酸乙烯酯乳液中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和ABS树脂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外加剂为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中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纤维为聚乙烯醇纤维、聚氯乙烯纤维、石棉、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纤维、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中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翠箓科技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翠箓科技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15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早强型现浇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加固灌浆材料